在麻醉深度不满意、呼吸道反射活跃以及咽喉部解剖学改变的情况下,将LMA的远端部分正确插入下咽部均会发生困难。
(1)会厌向后翻转(会厌下番):
在插入LMA的操作中,通气罩的前端可以压迫会厌向下移位。在麻醉病人,会厌尖部至咽腔的前后间距小于5 cm,从而当LMA在插入时出现通气罩前部向上弯曲(弯向通气罩的栅栏)时,会厌更可能被压向下方。当通气罩内残留有部分气体或充满气体时,此种误置的发生率增加。在病人使用肌肉松驰药时,会厌趋于向后移动。后仰头部可防止此种现象,从而在病人处于非头后仰的颈屈曲位时,会厌更易被LMA压向下方。
(2)通气罩移位至喉内:
通气罩的前端可进入喉内或与杓状软骨相接触。当通气罩的前端向通气罩内的栅栏方向弯曲时,通气罩的前端易对向喉部而受阻于杓状软骨或声门。在插入操作中,如果未用力将通气罩的前端粘在硬腭和咽后壁上,也易发生此类位置不当。
(3)LMA插入深度不足:
如果LMA的插入深度不足,LMA的远端部分位于下咽部水平以上,喉罩气囊部分未完全进入咽喉腔,导管口腔外露过长。通过LMA插入FOB可见声门和下咽部(食管入口)。通气罩的前端可以压在杓状软骨之上,导致杓会厌襞向内移位。通气罩的前端亦可进入喉部。手控通气时可听到口腔内气流声,腔廓无起浮。据报道,尽管通气罩仅插至口咽部,但通气效果仍可相当满意。
(4)LMA插入过深:
LMA插入过深可使通气罩的前端进入食管上端,通气罩的近端可阻塞声门;如果通气罩充气中将LMA固定与通气环路连接,使通气罩不能以正常方式向外移出,易使其嵌楔于食管上端括约肌中。
(5)LMA扭转:
通气罩可在通气管长轴四周发生扭转,如果在插入操作中LMA发生旋转或在插入后未正确固定的情况下,更易发生此种问题。
(6)LMA折叠:
如果插入操作中用力过度或未向上用力将LMA压向硬腭,通气罩可发生自身折叠,有时通气罩的折叠程度可达180°。在以下情况下尤易发生此问题:①通气罩内的气体未被完全抽空;②通气罩未被良好润滑;③重复使用后通气罩老化。
(7)喉罩注气过多:
注气过多会使气罩变硬,密封效果减弱。另外可能增加咽喉部压力,使喉头声门狭窄,气道压增高。
(8)麻醉太浅:
气道应激反应增加,呼吸道阻力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