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这农历新年马上就要到了,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也都积极开展各项送温暖活动,目前我国有残疾人8300万,其中70%以上集中在农村地区,这些农村贫困残疾人更加需要我们关注。那么,这个春节我国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究竟过得怎么样呢?一起来看记者不久前的一个调查。
家住广西贺州市立头村的邹国运是个智力残疾人,智商大概相当于一个3岁的孩子。在他的印象中,家里的院子就是整个世界,他从来都不敢走到外面去。
由于家境贫困,他的妻子每天都为了生活在奔波着,照顾邹国运的任务就落在他78岁的母亲身上。邹妈妈每天一大早就要先走几个小时的山路上山砍柴。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刚起床的儿子洗脸。
邹国运基本无法从事劳动,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自理。每次想到邹国运的未来,邹妈妈总是禁不住地流泪。
邹妈妈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当地残联给他们送来了一些生活必须品,生活还过的去,但是今后的日子还很长,她始终放心不下。据了解,我国目前像邹国运这样的精神残疾和重度肢体残疾患者愈两千万,为了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2009年11月22日,中国残联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阳光家园计划”,连续三年,中央财政每年都将安排2亿元,用于补助各地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和居家托养残疾人的家庭,并帮助残疾人进行职业康复训练、技能培训等。
阳光家园计划将依托集中脱养,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通过专业的服务机构对重度残疾人进行照顾,从而把他们的家人解放出来。阳光家园计划很快将覆盖到我国农村,像邹国运这样的重度残疾人,未来的生活将有所保障。但是,由于受劳动能力的制约,很多残疾人的生活依然十分贫困,住房条件更加令人担忧。
家住广西贺州市平桂区的蒋和楠10年前因为脑血栓住进了医院。治疗期间他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出院后,由于后遗症无法痊愈,落下了终身残疾。然而厄运并没有到此为止。
现在孩子们都已经出去打工,由于收入微薄,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寄回家,更加没有人能照顾她的生活。由于身体不便,别人几分钟就能做好的事他要做几个小时,例如洗衣服这样简单的家务都让他感到很头疼。
蒋和楠告诉记者,他目前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一个季度280元的低保金,这种节衣缩食,粗茶淡饭的日子他已经习惯了,最令他心急的是他的房子。这个房子本来只是个临时居所,建筑材料很简陋,由于年久失修,都已经变成危房了。
眼看就要过年了,蒋和楠告诉记者这个年对他来说可不一般。他不光要打扫卫生,还要准备盖新房子。原来当地残联经过评估,把他们家纳入到国家的危房改造范围,给他补贴5000元钱,发动当地村民酬工酬劳,帮助他盖了一个新房子。现在万事俱备,就等孩子们回来帮他张罗了。
据了解,近年来中央政府每年安排1--2亿元专项资金,对有改善住房条件需求的残疾人,每户补贴5000元,帮助他们逐步解决住房问题。四年来,已经有36万户残疾人搬进了新居。李华杰是个小儿麻痹症患者,由于没有任何生活来源,他过去就住在这样的小木房中,每到下雨的时候,家里都四处漏雨。2009年在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的资助下,他也搬进了这个崭新的砖瓦房。这个春节,李华杰再也不为房子透风漏雨而发愁了。
据了解,我国残疾人工作开展近三十年来,消除残疾人贫困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已经从最初解决温饱问题,发展到改善住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上来。残疾人正在逐步提高生活质量。但是,一些肢体缺陷的残疾人,往往会因为自身的缺陷而产生心理阴影,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弥补残缺,让他们勇敢地融入社会呢?
7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信都镇新兴小学的周国朝被一场车祸夺去了双腿,那时他才6岁。上了小学后他就更加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15
同期: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信都镇新兴小学 周国朝
周国朝特别喜欢打乒乓球,可是同学们的态度却让周国朝幼小的心灵一次次地受伤。
听了同学们的话,小国朝伤心地哭了好久。他从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再也没和同学们一起做过游戏,每天课间的时候他都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渐渐地老师发现这个孩子的性格发生了变化。18
老师曾经多次在班会上告诉同学们要多关心周国朝,同学们也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但是他却变得越来越沉默。身体的残缺让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强烈的自卑心理,让他不愿接触他人,渐渐将自己边缘化。小国朝告诉记者,他最怕听到同学们说他是瘸子。其实,对于下肢残疾的残疾人,安装假肢是完全可以将生活彻底改变的。在贺州市钟山县这个假肢安装的服务站,记者看到这种大腿假体,仿真度很高,膝关节甚至可以根据人走路时摆动的幅度适度弯曲、甩动。
记者在调查中看到,一些安装假肢等辅助器具的残疾人,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有的还能恢复部分劳动能力。
这种站立不光是身体上的,从心里上也能帮助残疾人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周国朝告诉记者,他很小的的时候就梦想能够安装上假肢,可是听说价格很贵,他从来都没敢和妈妈说过。
周国朝家一年的收入也只有一万余元。一只假肢高昂的价格让他们这样的家庭无力支付。直到2009年8月,他在电视上看到了一条广告。
周国朝告诉记者,今年将是他安上假肢后过的第一个春节,他终于可以和小朋友一起蹦蹦跳跳地放鞭炮了。现在的他不仅能打乒乓球,还能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他渐渐地和同学们成了好朋友,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其实我国帮助残疾人适当康复的工作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了,除了给贫困残疾人安装假肢之外,还通过复明工程,配发轮椅、等措施,为农村残疾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帮助他们恢复了工作能力。与此同时,为了让更多残疾人依靠一技之长,自食其力,我国政府也在做着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在贺州市一家盲人按摩院,记者看到了陈国运,他原来是当地红运村的一名农民,12岁的时候,因为一次治疗失败而失明。在黑暗世界苦苦挣扎的他曾经想到过死。
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陈国运通过培训学到了盲人按摩的技术,现在他在贺州市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每个月能收入几千元。为了能让更多像陈国运这样的残疾人找到生活信心,当地残联通过和陈国运合作,开起了盲人按摩培训班,在他这里接受过培训的盲人就上百人。
这些盲人在陈国运的感染下,也逐渐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他们开始变得开朗快乐起来。
通过一个成功的典型带动更多残疾人学习造血技能,这样的合作使当地不少残疾人受益,随着我国残疾人就业渠道的拓展,残疾人就业形势也变得多样化。其中集中就业,可以使残疾人在一个相对比较熟悉和自然的环境中工作,残疾人彼此之间也更容易交流,心态上更加平和,为残疾人的心理提供了平等的就业环境。在贺州市钟山县的某化工企业,记者看到,有上百名残疾人在这里进行集中就业。他们有的最高可以拿到1200元的工资,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这让他们感到很欣慰。
他们告诉记者,这个春节他们都可以用自己赚的钱给家里置办年货了。其实只有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据了解,为达到多种形式灵活就业的目的,残疾人还能享受到创业指导、免费培训、资金扶持、税费减免和保险补贴等多项优惠政策。目前我国已经有近千万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在我国各项残疾人保障政策的不断推进下,广大农村残疾人的生存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随着各级政府扶植力度的不断增加,在新年一始,我国残疾人搬进新居,老有所养,甚至可以走上工作岗位自食其力。而我国陆续出台的新农合新农保等政策将与其他政策一起共同构筑起残疾人生活保障体系网。相信在崭新的2010年他们的生活也将有一个新的开始
联系电话:021-66187008 1368166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