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血分析仪法逐渐取代手工法,但仪器计数血小板存在着许多干扰因素导致结果的不可靠,必要时需人工复检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我院使用的三台血液分析仪都存在着不同的平均红细胞体积,血液分析血小板报警结果,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显微镜计数结果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随机常规工作正常结果分析,静脉血EDTA-2抗凝,指血。
1-2 仪器使用SF-3000、二台AC-920,试剂均为匹配专用,均参加全国室间质评。?
1-3 血小板计数,1%草酸铵0?4mL加血20μl计数。
1-4 测定方法血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报警的结果,再与计数的结果比较,实验均在4h内完成。
2.讨论?
从结果比较中可以分析出,当MCV值大于83fl时,尽管PLT报警,但从结果分析上差异无显著性,MCV值低于83fl时,两法结果差异有显著性。因为仪器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区别颗粒的 性质。用血液分析仪进行PLT计数时,其结果易受RBC和PLT体积的影响。当MCV值低时,小红 细胞越多,PLT数值就越高,即<30fl的红细胞可能被误认为PLT使结果偏高。稀释液的渗透 压高低会影响MCV值的测定,从而影响RBC体积的大小,当渗透压过高时,RBC体积缩小,MCV 值变小,部分小RBC干扰PLT计数;也有MCV值正常,但PLT出现报警信号,可能是出现RBC碎 片、RBC夹杂物、冷凝球蛋白等干扰PLT计数,因此在使用仪器必须用配套稀释液,渗透压直 接影响RBC和MCV,容易造成血小板计数的误差。综上所述在分析检测报告时,对于PLT 出现报警信号的标本,应该结合MCV值的高低具体进行分析,必要时镜检复查血小板结果, 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http://bbs.aibao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