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011年中国医院院长高层论坛”在山西太原顺利召开,分论坛第一场围绕“整合医疗资源,方便百姓就医”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白剑峰主持了本次会议,他认为,所谓整合医疗资源,就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让有效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应,解决老百姓关于看病难、看病贵的切实问题。
从国外的经验来说,一个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应该是一个金字塔型,80%以上的小病在基层得到解决,20%的疑难病到大医院解决。而我国恰恰相反,当下医疗资源配置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城乡医疗资源两极分化,农村缺医少药,城市相对资源过剩;第二是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东部丰富的资源比较多,西部的资源相对比较少。第三是在发达城市的大医院占了绝大多数的资源,基层医院资源相对比较少。
昆明市卫生局局长许勇刚介绍说,云南省4600万人,从医疗服务的需求量来说昆明占了三分之一,所以情况较为特殊。昆明市研究解决卫生资源不合理,大概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方面制定了卫生机构规划,和对农村资源的整合发展,“十一五”也好,“十二五”也好,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第二是如何使农村的医疗卫生资源得到提高。医疗资源当中,最重要的不是房屋,不是设备,是人。为此昆明突出做的一点就是在推行医师多点执业,使医生流动起来,让患者在基层能够享受到专家或者上级医师的医疗服务。从前年开始推行医生坐点以来,昆明有1780名医生到县级医院、区级医院去坐点开展服务,去年360个社区医院基层医院门诊量达到了430多万,这个制度的执行降低了县级医院的转诊率,也加强了社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另一方面吸引民间资本来参与公立医院的改制,昆明在公立医院改制建设中,九所公立医院拿出三所医院来吸引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资金,通过改制试图突破一种体制,来推动医改的进程。同时吸引民间资本,构建多层次的服务医疗体系,把公立医院办好。过去昆明市的公立医院按照人均投入来说,人均不到一万,改革之后到了三万五。
第三就是发展民营医院,根据市场规律,昆明市卫生局的市场分析,最理想就是公立医院和改制医院和民营医院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势,通过竞争来提升昆明整体的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服务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