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连续30年保持平均10%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的经济奇迹。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把改善贫困、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作为公共政策重点。2009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卫生改革发展目标: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如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工作均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初步成效。
第二届中国卫生论坛今天(18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论坛上介绍了中国医改目前取得的进展和成效:“目前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参保率从2000年的15%左右提高到2010年底的近95%,共覆盖了12.7亿人。新农合统筹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住院报销水平今年将达到70%。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政策执行到位的地区,基本药物价格一般下降了30%-40%,基本医疗机构门诊次均费用有所下降。”
据介绍,在2001-2010年这十年中,中国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几乎翻了一倍。而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则是从将近6成下降至3成左右。随着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入,个人卫生费用比例还将进一步下降。除此之外,中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都出现了大幅下降,人均期望寿命不断增加,居民的健康水平出现了明显改善,主要健康指标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十二五”时期中国面临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加速、健康模式快速转变的挑战,卫生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陈竺介绍了这段时期内中国医改的展望和目标:“巩固2009-2011年五项重点改善成果,以“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为核心目标,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到2015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全体居民人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促进基本医疗服务逐步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