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兆华的带领下,上海微创连年实现跳跃式增长,2005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2006年继续保持了高速的发展,公司药物支架销售量累计突破10万条,打入日本、欧盟、东南亚和拉美地区市场。
这么快速的发展,依靠的是什么?
上海微创副总裁张捷回答得简洁干脆:只有依靠创新,使产品销售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才能保证持久的创新力。
常兆华曾作过一个调查,美国2000年实施的冠脉介入手术达90万例,且近几年仍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普及率超过80%。我国人口是美国的数倍,实施冠脉介入术仅4万例左右,介入手术普及率低于1%。国外产品的垄断和昂贵的价格显然是造成这种反差的主要原因。以往我国高端介入医疗器械完全依靠进口,昂贵的微创医疗费用让普通病患者难以承受。
1998年5月,常兆华来到上海张江,在这一片当时还是荒草丛生的地方,办起了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在微创公司成立前,国内尚无心血管介入器械研制生产企业,这一领域的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微创公司成立后,冠状动脉支架市场由进口产品垄断的局面,被当时这个只有30万美元注册资本的小公司打破了。
常兆华告诉记者:“公司之所以起名叫'微创’,是因为过去治疗心脏病,属于大手术,运用我们的高科技产品,只要在大腿上切开一个微小口子,把细微导管插进去,扩张血管,然后在管壁粗厚的地方放一个小支架,血脉立即畅通。进行这个手术,只要十几分钟,并且只需局部麻醉,而病人承受的治疗费用,只有国外产品的一半。”
成立仅仅两年,上海微创的产品就被评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型项目,并开始填补我国在微型医用导管生产领域的空白。
美国美敦力、佳腾、强生和波士顿科学4家行业巨头凭借性能良好的产品在中国微创医疗器械市场上领跑多年。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上海微创大力推进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努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微创介入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许多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几乎每15个月产品就要更新换代一次。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来说,没有持续创新能力就会被竞争对手淘汰出局。为此,上海微创培养出一支包括多位国外著名生物医学工程界专家和介入医疗界科学家在内的微创介入医疗器材产品开发队伍。同时,上海微创积极探索提升创新主力军战斗力的有效办法。2004年,上海微创在上海交大设立“微创奖学金”,双方合作培养微创介入医疗器械及材料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很快,上海微创就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独立系统开发、专业化生产微创医疗器械产品的公司。
常兆华介绍说,上海微创成立之初,几乎100%的费用都是投入到研发当中,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的研发投入都超过公司销售额的20%,连续几年的高投入确保了公司新产品的研发速度及技术水平,生产的主要产品有药物支架、冠状支架系统、球囊(PTCA)扩张导管、血管造影导管、导引导管及其相关附件、腹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瘤等支撑型人造血管支架、各种管腔支架及支架置入器、心胸外科用牵开器及颈椎盘假体等手术器械,它们中绝大多数为国内首创、国际先进,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产品已经在全国200多家医院使用,具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在北京、上海的几大知名医院,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国外竞争对手。在国际市场的角逐中,上海微创的产品也毫不逊色,已经通过了欧盟CE认证和日本厚生省认证,进入了世界的第二大和第三大微创医疗器械市场。
业内专家曾算过一笔账:在微创产品投放市场之前,由于技术垄断,进口支架在中国的售价要比欧美市场高出一倍。在2000年,一个普通金属支架在欧美的售价仅为800美元到900美元,而在中国的售价竟高达2000美元,进口含药缓释血管支架每个售价近4万元人民币,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到了2004年,上海微创优良的产品和低廉的价格给国外厂商带来了压力,进口产品纷纷降价,普通进口金属支架的售价已降到1000美元左右,进口含药缓释血管支架也逐步降到了2万元人民币左右。
张捷告诉记者:“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什么地方?对不同的行业在不同的时代可能有不同的表现,那么至少在当前这个时代,在我们这个行业,它体现在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上。”
为了避免与国内外竞争对手的专利权相冲突,上海微创的研发人员在书写专利申请之前,通常需要收集和阅读大量的国内和国际专利文献。“书写专利文件期间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一个项目组负责人由衷感慨:“为了在自己的专利申请中充分体现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常常为了某一句话或某一个词考虑再三,反复修改。”上海微创人正是在这样不断地磨炼中提高了保护创新成果的能力。
知识产权为企业难以量化的创新能力树立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里程碑”,客观上树立了品牌形象,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目前,上海微创的产品共申请31项专利,其中美国专利3项,日本和欧洲专利各1项,中国发明专利10项。如今,他们在与国家相关部门合作制定微创介入器械的国家标准,开始推动行业标准的发展及完善;同时参与制定国家微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规划,依靠自己的领先优势带动我国介入器械产业整体发展。
http://www.aibaoyl.cn/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