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8月29日讯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新闻发言人说,截至8月25日,对两周前发现的三款重金属超标中成药的回收行动大致完成。
近三年发生15宗中成药重金属及有毒元素超标
卫生署介绍,由2009年起至现在,香港发现15宗中成药产品验出重金属及有毒元素含量超标。
本次“落网”的三款中成药,名称分别为〔鹿参牌〕速效喉痛清(注册编号:HKP-01694)、〔中联〕鼻炎片(注册编号:HKP-00241),以及〔宜利〕鼻敏感丸(注册编号:HKP-13005)。因其重金属含量超出标准限度,两周前,卫生署发出通知,呼吁市民不要购买或服用名为。为保障公众健康,卫生署指令有关中药商从消费者回收这些产品。上述三款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是通过“恒常市场监测机制”发现的,而非因接获有巿民服用有关产品后不适的报告而发现。
上述三款中成药产品都是注册中成药,为何有正式批号的药品会出现重金属超标呢?卫生署发言人解释,在药品注册获批准前,申请人已提交客观的证据以证明中成药合乎注册资格(包括有关重金属、有毒元素及农残的安全性要求),由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不过,注册前审批仅仅是确保中成药的质量及安全的一种方法。在产品进入市场后,卫生署会以其他机制包括市场监测及药物不良反应事故呈报系统等,随时监察中成药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以保障市民健康。
每月卫生署都在市面抽检中药产品化验,检查是否掺杂西药,重金属及有毒元素等。
恒常市场监测机制的设立是为了确保市面售卖的中成药符合质量及安全方面的要求。如发现中成药出现问题,卫生署会就产品的质量、安全及效能等方面作出风险评估,并按情况指令并监察中药商进行回收。
这次生产重金属超标药品的厂家和销售药品的药店要承担什么责任呢?卫生署发言人说,会在调查完成后,就针对有关中药商而提出可能的检控行动与律政司商讨,并考虑向有关人士或公司采取法律行动及检控。另外,卫生署还会考虑将个案转交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对有关持牌中药商展开纪律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