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9月22日讯 在广州市政府一位法律咨询专家看来,中医微博问诊要解决制度性的问题,首先,卫生行政部门要同意执业中医师增加微博这一执业地点、以及相应的执业范围;其次,医生所属的医院须同意旗下医生在微博开诊;此外,在微博坐诊的医生,其所属医院须认同相应的医疗后果。
法规空白,辨别专家真伪、界定诊疗关
随着微博这一互联网即时互动平台的日益普及,时下,通过网络开办微博,向粉丝提供咨询和处方活动,正在成为部分中医大夫发挥余热的新阵地。
不过,对中医网上坐诊持鼓励态度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其副局长于文明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是对中医微博问诊开出了三点准入“处方”:首先,通过微博这一新媒介来开展医疗咨询服务必须有法律的授权;其次,获得法律认可后,从事中医微博坐诊的主体应为有资质的医生;除此之外,有资质的机构并满足一定条件才能从事这一活动。
微博现中医问诊热
发几条微博,等几分钟,就能得到相对专业的诊疗方案,相对于多方托人约专家、起大早排长队挂号来讲,显然是一种更为方便的做法,因而日益受到网友,尤其是年青人的青睐。
时下,中医微博问诊借着微博即时、互动的强大特性,正在国内各大微博上演。记者在在各大微博的搜索功能中,键入“求药方”这一关键词,都能找到成千上万条检索结果。而查询国内最大的微博新浪微博更是发现,各类医生及医师名头的微博已数以千计,其中,部分实名认证的加V微博的粉丝更是早已超过了万人大关。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科一位在新浪微博认证的主治医生何虹,其粉丝就已经超过1.9万人。
当然,在微博上向粉丝提供咨询甚至处方活动的,并非仅限于大城市大医院的中医执业医师,也有农村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中医师。
一位自称乡村主治医生的博主,就时常为粉丝“开”方子。其给出方子,通常会详列“辨证”、“处方”和“用法”等信息,并在最后强调:“此方是我临床使用处方,使用时最好要辨证一下,无效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