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听力图及听力障碍的等级
听力图及听力障碍的等级,一般分为5级:正常听力;轻度听力损;中度听力损失;重度听力损失。
听力图的分析主要是比较气、骨导的阈值。
一张正常的听力图,横坐标为声音的频率,纵坐标为声音的响度。
一般的声音及语言分析清楚。
正常听力: 25分贝 以下(-10~25分贝)
轻度听力损失 : 26~40分贝 对细小的声音难以分辨,如树林风吹声。
中度听力损失 :41~55分贝 对日常语言有听觉上的困难,与人交谈感到模糊不清,开始需要借助助听器的帮助。
中重度听力损失 : 56~70分贝
重度听力损失: 71~90分贝 对于较大的谈话声,汽车声仍感模糊,助听器帮助较大。
极重度听力损失: 90分贝以上 对于叫喊声及洪亮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鼓声才有反应,助听器帮助较大。
重度听力损失 通常极难感觉声音的存在,需要靠助听器的辅助,才能感受到声音的振动力。
声音的频率 听觉是人们的主观感觉,听到的声音实际是物体振动后引起的声波。不同的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不同,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振动频率不同。
频率是指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其单位用赫兹(Hz)来表示。例如:鼓声主频约在250-500 Hz(即每秒振动250-500次), 属于低频;双音响筒声主频约在1000-2000 Hz,属于中频;哨子声主频约在3000-4000 Hz,属于高频。
声音的强度
声音的强度取决于声波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强度越大,振幅越小,强度越小。
声音强度的单位一般用分贝(dB)表示。例如:在夜深人静时,树叶的碰撞声、动物的呼吸声大约20 dB声压级;两人正常谈话声约60dB声压级;大声喊叫约85 dB声压级;汽车鸣喇叭、 火车通过声约100dB声压级;飞机起飞的声音约120 dB声压级。
什么叫听阈、痛阈和听觉区域?
刚能引起人耳听觉反应的最小声音刺激量,称为听阈。将各频率的听阈以线段连接,形成听阈曲线。
若继续增加声音刺激强度刚能引起人耳不适或疼痛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痛阈。
将各 频率的痛阈以线段连接,形成痛阈曲线。听阈曲线和痛阈曲线之间的范围,称为听觉区域。、
人耳不同频率声音的敏感性不同,以中频声音(1000Hz)最敏感,高频声音次之,对低频声音的敏感性最差。
语言频率指的是什么?
人耳听能到的声波范围约在20 Hz-20000 Hz之间。低于20 Hz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 Hz称为超声波。
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都不能听到。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四个频率是人们言语交往的主要频率故称为语言频率。 聋儿配戴助听器后,如果只有在500 Hz、1000 Hz、2000 Hz三个频率获得听力补偿,聋儿可听懂约70%的言语声。若250 Hz、3000 Hz、4000 Hz范围的听力损失也得到补偿,则能听懂约90%左右的言语声。可见,这几个频率对人们的言语交往也至关重要。
平均听力损失是如何计算的?
均听力损失的计算方法是将被测试者的500 Hz 、1000 Hz、2000 Hz、4000 Hz的平均听力损失分贝数之和除以4。
根据WHO听力国际HI新的听力减退分级如下:
0 25dB或更小 没有或有很轻的听力问题,可听耳语
1(轻度) 26—40dB 可听到和重复1m处的正常语声; 咨询,可能需要有助听器
2(中度) 41—60dB 可听到和重复1m处提高了的语声;通常推荐用助听器
3(重度) 61—80dB 当叫喊时,可听到某些词性,需用助听器,如不可能用助听器,应教唇读和手势 4(极重度) 81dB或更大 不能听到和听懂叫喊声,助听器可能有助于懂得话语,需外加康复措施如唇读和手势
平均听损以0.5K、1K、2K和4KHZ4个频率的听阈平均值为对应依据。
听力残疾标准
1.听力残疾的定义 !
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丧失,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
听力残疾包括:听力完全丧失及有残留听力但辨音不清,不能进行听说交往两类。
2.听力残疾的分级
列表如下:
级别平均听力损失(dBspL)言语识别率(%)
一级>90(好耳)
二级71-90(好耳)15-30
三级61-70(好耳)31-60
四级51-60(好耳)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