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通气时LMA容易漏气,漏气程度与手术时间长短、病人体位、颈部紧张度、通气阻力、通气压力大小等因素有关。气道压力15~30cmH2O时,LMA漏气率为13%~27%。正压通气时,气道内压不宜超过20cmH2O。肥胖或肺顺应性降低的病人,喉罩下辅助或控制呼吸,往往需要较高的气道压(>20cmH2O)。因此,容易出现漏气现象和气体进胃诱发呕吐的危险。一旦发生返流和误吸,应立即拔除喉罩,插管清理呼吸道,并通气。
手术室和麻醉后监护室(PACU)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麻醉废气中,这些废气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可能存在致基因突变的特性。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建议手术室内麻醉废气标准为:时间加权的N2O平均浓度应低于25ppm,挥发性吸入麻醉药浓度应低于2ppm。在关于LMA使用与手术室空气污染的研究中,有些研究比较了使用LMA时不同通气模式的影响;更多的研究比较了LMA和其它通气设备间的差别。
多数资料提示使用LMA在保留自主呼吸时手术室麻醉废气污染的程度一般都低于上述标准值,但在行正压通气时可能超过标准,正压通气的气道峰压越高,污染的程度越重。Ponnudurai等在一项成年病人保留自主呼吸2小时的研究中,发现在麻醉维持期,离开病人口腔25cm处N2O的污染浓度已小于25ppm,但在拔除LMA后有短暂的升高,主要是病人呼出N2O所致。Pothmann等在100例成年人的研究中发现正压通气峰压为20cmH2O和30cmH2O时,分别有7%和22%的病例在麻醉医师头部周围N2O污染浓度超过50ppm。但是Lamber-Jensen在50例成年人的研究中发现自主呼吸和正压通气时麻醉医师呼吸区域内N2O污染程度相似,而且都低于标准值。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显示使用LMA时麻醉废气污染较使用面罩为低。OHare等在50例保留自主呼吸的成年人研究中发现,N2O的污染在应用LMA时比FM低,且只有在LMA置入前使用N2O才会超过NIOSH的标准。Jenstrup等在保留自主呼吸患者的研究中也发现患者口部上方30cm处N2O浓度在使用LMA时比FM低(60ppmvs157ppm)。Barnett等的研究中,发现麻醉机上方N2O污染在LMA低于NIOSH标准,而在FM则高于其标准。Meier等研究发现麻醉医师呼吸区的N2O和吸入麻醉药的污染在使用LMA时较FM低。Gustorff等在22例机械通气的麻醉病人中发现麻醉医师呼吸区域的七氟醚和N2O浓度在LMA(七氟醚1.0±0.9ppm;N2O12.2±14.3pm)比FM(2.2±0.9ppm;37.5±14.3ppm)为低,但与带气囊口咽通气道COPA(七氟醚0.5±0.2ppm;N2O5.7±4.8ppm)之间相似。
Barnett等在20例成人中比较了LMA保留自主呼吸通气和带气囊TT正压通气,发现麻醉机上方的N2O污染两组都低于NIOSH标准。Pothmann等在250例儿童行机械通气(峰压<20cmH2O)的研究中,发现麻醉医师头部周围测得的N2O污染在LMA、带气囊和不带气囊TT三者之间相似。Rieder等在20例儿童使用LMA或不带气囊TT行正压通气,发现地板上1.5米处七氟醚的背景水平为1~2ppb,术中其水平LMA组(401ppb)和TT组(396ppb)相似,而在患者清醒拔管后5分钟时七氟醚已降至背景水平。
尽管大多数研究提示LMA与气管导管之间比较,手术室麻醉废气污染程度相似,但仍有一些争议。Hoerauf在20例眼科手术全麻中,测定LMA和ETT两种麻醉中手术室不同部位异氟醚浓度,平均(范围)器械护士部位0.64(0.22~26.89)和0.31(0.02~1.07)ppm,麻醉医师0.50(0.28~2.28)和0.35(0.02~0.73)ppm,手术医师0.36(0.20~3.93)和0.29(0.01~0.50)ppm,绝大多数低于NIOSH的标准(2ppm),各部位也未出现明显差异。而Reinhart等在22例成年病人行机械通气保持正常二氧化碳分压,发现离口腔1米处LMA(16pm)产生的异氟醚污染比气囊充气的TT(0.5ppm)为高,而低于气囊未充气的TT(69ppm)。麻醉废气污染对LMA而言绝大多数都低于NIOSH标准。
减少手术室麻醉废气污染的方法很多,在LMA放置前避免使用N2O或吸入麻醉药、使用低流量吸入麻醉系统和保留自主呼吸以减少环路内麻醉气体泄漏。理论上,ProSealLMA比经典型LMA产生的麻醉废气污染少,因为其气囊对呼吸道的封闭性更好,泄漏比例更低,尤其是在气道压力较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