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胰腺生物电位
糖尿病治疗仪发明者发现,一种物质存在形态,即等微子,其确定的定义为:在宇宙中不论生命体,还是非生命体,不论是恒星还是星系,只要其内部存在不论任何形式的能量运动,而伴随着这能量运动的全部过程,都会产生等微子辐射(《世界科学技术》1997年第4期)。等微子分为等微子和反等微子。等微子的速度很快,在穿越物体的时候,等微子会聚变为电子和负电子。糖尿病治疗仪的辐射带,实际上是一个相应于327K左右的能量源。它所辐射的等微子,通过人体表面进入人体内部直至胰腺,聚变为电子,聚集在胰腺,使胰腺的生物电位发生改变。糖尿病的根源就在于胰腺。正常胰腺约重50—75克。胰岛是胰腺细胞之间的细胞群,总数约有1百万至2百万个,其体积占整个胰腺的1%一2%,重量约为1—2克。胰岛自胰头到胰尾数量逐渐增多。胰岛内包含有三种不同的细胞,即a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0%,分泌胰高血糖素;β细胞较a细胞为小,约占胰岛细胞总数7 5%,功能为分泌胰岛素;δ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5%,可能分泌胃泌素,其生理功能尚不明了。
糖尿病的病因就是胰岛β细胞或功能减弱,或处于萎缩状态,或不够健壮而缺乏活力,或数量减少,致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甚至部分细胞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致使人体糖代谢出现障碍而患糖尿病。糖尿病治疗仪的原理之一就是辐射带所辐射的等微子使胰腺电位得到调整而刺激胰岛。1960年美国贝尔克博士,发现人体和动物体电位组成直流电场,其电场线圈图形与神经系统走向大体平行,他认为这种电场是原始的信息传递系统,执行比神经系统更为基本的功能,如组织损伤的修复和再生等。其效应随着不良外因而降低,但用物理方法能激活。因此,胰腺得到糖尿病治疗仪这种物理因素的激活,使β细胞增多,使处于病态的β细胞活跃起来,改善和恢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功能,以使糖尿病得到根本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