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喉罩由于口咽部的漏气压平均为20cmH2O,用于正压通气时,一方面通气量不能保证,另一方面存在胃胀、反流和误吸的危险。为了使通过喉罩进行正压通气更为有效和安全,避免胃胀、反流和误吸的发生, Brain发明了双管喉罩,并于2000年开始在临床应用。双管喉罩被临床使用以来,与普通喉罩相比,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明显提高,并在许多情况下可替代气管内插管,必将逐渐取代普通喉罩。
(一)LMA-ProSeal最主要的特征是通气罩的改进和引流管的增加。从某种程度上讲,LMA-ProSeal插入后,形成了两个彼此衔接的密封腔,一个是通气罩将喉部密封,并与通气管道相通;另一个是通气罩前端将食道上扩约肌开口部密封,并与引流管相通。因此它又被称为双管喉罩。
LMA-ProSeal的结构改进:LMA Classic自1988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在全世界得到了广范应用,但由于在正压通气时容易漏气,存在胃胀、反流和误吸的危险,所以限制了其适用范围。为了改进这些不足,Brain对LMA-ProSeal结构进行了如下的改进:1、密闭性的改进:通气罩背侧增加了第二个充气囊,当背侧第二充气囊充气时,第二充气囊紧贴咽后壁,将通气罩推向前,与喉周围的结构紧紧的贴在一起;通气罩面积增加,使其与喉周围的结构接触面积增加;通气罩远端呈圆锥状,与下咽部的解剖结构相似,通气罩尖端圆锥状气囊可与食道上扩约肌开口上方的结构紧紧的贴在一起;通气罩所形成的碗状空间加深。2、引流管的增加:引流管是与通气管道平行的一个管腔,其穿过通气罩,远端开口于通气罩尖部并呈斜面,开口处有一硬硅胶保护环以防止通气罩在充气时引流管远端被挤压。
由于上述结构上的改进,文献报道双管喉罩的口咽部的漏气压平均为30cmH2O,比普通喉罩多10cmH2O,因此通过双管喉罩行正压通气时很少发生口咽部漏气,可保证有效的通气量;同时安全性明显提高,可发生反流,但胃胀和误吸的发生明显减少。
(二)LMA ProSeal的临床应用
型号的选择 型号3适用于体重为30-50Kg的儿童或成人;型号4适用于体重为50-70Kg的成人;型号5适用于体重为70-100Kg的成人。以性别为基础来选择型号,女性为4号,男性为5号。
插管方法 LMA ProSeal有三中插入方法:1 徒手置入法; 2 使用置入工具置入法;3 使用喉镜在软插管探条引导下置入法。置入成功率:有不少文献都对LMA ProSeal的插入成功率进行了报道,徒手插入法第一次插管的平均成功率为87%(81-100%),总体成功率为99%(91-100%),是否使用肌松剂不影响成功率。Brimacombe et al和Howarth et al 均报道使用喉镜在软插管探条引导插入法第一次的成功率最高可达到100%;有文献报道该方法优于徒手插入法和使用工具插入法,Brimacombe et al通过观察发现三种方法中,使用软插管探条引导法成功率最高(软插管探条引导法100%,徒手法87%,使用插入工具法84%);但三次插入的总体成功率三者相似(分别为100%,99%,98%);三种方法成功插入所需时间分别为25±14S、33±19S、37±25S;三种插管方法发生口腔出血的情况及术后气道并发症没有差别。作者认为:可先使用徒手插入方法,如插两次不成功,可改用在喉镜辅助下使用软插管探条引导插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