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材料在临床的应用,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我们在应用进口生物制品缝线对腹壁各层的缝合获得满意效果。但是,进口缝线昂贵。近来,我们应用由北京时代腾龙科技发展中心提供的医用天然可吸收外科缝线,对30例腹部切口肌层和皮肤层进行连续缝合。术后随访30-45天,切口一期愈合,勿需拆线,病人无任何反应,未发现伤口裂开现象。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总结于下:
临床资料
材料来源,医用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生物蛋白线,由北京时代腾龙科技发展中心提供。缝线的材料取自于动物内脏,经生物工程提取胶原蛋白成份,每根缝线带进口缝合针一个,辐照消毒包装后备用。
临床应用方法:主要用于腹部切口缝合30例,手术类型有肝胆胰手术30例,均采用上腹部肋缘下斜切口或人字形切口。胃肠道手术20例,均采用经腹直肌纵形切口。腹膜层采用常规的6/0号丝线间断缝合。肌层连同鞘膜用3/0胶原粗缝线连续缝合,皮肤缝合用4/0胶原细缝线间断缝合。皮肤缝合采用皮内层连续缝合方式用5/0胶原细线连续缝合,缝合结均打在皮内,缝合完后皮肤对合良好,见不到缝线,用酒精纱布敷料包扎伤口,切口不放引流物。所有缝合均不需拆线,自行吸引。
病人选择:均为择期手术I-II类手术切口,无腹膜炎者。有感染切口和腹部张力大或有腹水者不用。营养情况差有明显低蛋白血症的病人也暂且不采用。
结果:术后第3天,第7天及术后30天对所有切口缝合进行肉眼观察,术后第3天缝合切口轻度红肿反应,第7天红肿消失,切口愈合完好,皮肤平坦。术后三天内体温在38.5℃以内,三天后体温正常。无皮肤过敏现象。30例切口均未发现感染。术后30天随诊切口愈合情况与传统缝合无差异,但不留下皮肤间断缝合拆线后的针眼痕迹,皮肤平坦,无疤痕。病人无疼痛不适。
讨论
生物缝线材料的临床应用在国外已普及多年,我国近年来采用的进口医用缝线,普遍受到医生和病人的欢迎,但是,进口缝线价格昂贵。因此,大多数病人还不得不采用国产丝线缝合。丝线缝合的最大缺点是不能吸收,长期成为体内异物,切口愈合疤痕大。若切口感染,则残留丝线成为伤口长期不愈合的原因。
由北京时代腾龙科技发展中心提供的生物蛋白缝合线具有抗原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同时,还有能具有诱导组织再生,从而促使切口愈合的能力。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各项性能达到并超过YY1116-2002行业标准:蛋白缝线较丝线和肠线具有组织反应小,很少炎性细胞浸润的特点,蛋白缝线有与蛋白纤维类似的超微结构。蛋白缝线一般在2周以后逐渐被吸收,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和无过敏反应。
临床应用中体会:生物蛋白缝线较原来的缝线抗拉力强度明显增加。双手用力牵拉时不会拆断,而且,缝线表面光滑,缝线带的针也不会脱落。与进口线相似,基本达到缝合时的技术要求。用3/0粗胶原线连续缝合肌肉层及其肌肉鞘膜,术后证明愈合良好,疤痕小。用5/0细胶原缝线进行皮下组织间断缝合和皮内连续缝合,组织反应小,切口愈合平坦,术后不需拆线,减轻了病人痛苦,同时,也不会留下用丝线间断缝合皮肤时留下的针眼疤痕,切口愈合后外形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