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但是到了寒露时节就不再适合秋冻了,这个时候天气已经转寒,俗话说“寒露不露脚”,寒露后养生一定要注意脚部的保暖,要穿好鞋袜,也可以用陈皮、生姜来泡泡脚。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它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如果说白露是从炎热到凉爽的转折,那么寒露就是从凉爽到寒冷的转折了。
关于寒露节气,一直流传着“寒露不露脚”的习俗。为什么这个时节不能露脚呢?中医专家指出,寒从足生,尤其是此时节过后,万物随寒气衰退,天气由热转寒。
俗话说:“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节气,寒露后,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逐渐衰退。中医学认为,寒露过后,避免受凉,对于身体保健十分重要。
进入寒露后,就不能再“秋冻”了,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因此老人、小孩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凉气侵入体内。最重要的是注意脚部的保暖,以防“寒从足生”。“寒露不露脚”,正是这个道理。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
因此,寒露过后足部保暖是重中之重,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热水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同时还能提高抵抗力。
中医养生专家推荐两个暖身药浴方:
1、陈皮泡脚
将柑橘的果皮,经过干燥处理之后,就变成我们常说的“陈皮”。陈皮是一种常见中药,除了可食用之外,其实还可用于药浴。其中质量最好的陈皮是以冬柑的皮晒制而成,有化痰止咳、理气燥湿、健脾和胃的功效。陈皮药浴特别适合体质偏冷的女性浸泡,可有效的达到改善手脚冰凉的功效。
陈皮能缓解手脚冰凉的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橘子皮内含有挥发油,这种物质可以帮助人体消除身体的疲劳,新鲜橘子皮中含有的挥发油较多,但是并不适合用于浸泡。因为新鲜的橘子皮表面可能会有农药残留以及保鲜剂等的污染,用来浸泡有可能会导致药物中毒的问题。
经过了干燥之后的陈皮中所含有营养成分,还可通过热气的作用,趁着肌肤毛孔张开而渗透进皮肤内,刺激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滋润肌肤,身体保暖作用。陈皮药浴方法非常简单,首先将橘子皮晒干保存,在泡澡之前,将陈皮加入到米酒中煮过之后,留下皮渣,放入到不用丝袜中,然后将其放进洗澡水中浸泡即可。要是觉得浸浴太麻烦的话,还可直接选择足浴,同样也可以改善手脚冰冷的问题。
2、生姜泡脚
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现代医学认为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需要注意的是,用生姜泡脚并不是将生姜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儿,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生姜中的药用成分有许多是小分子物质,盖上锅盖煮可以避免其挥发。半块姜的用量是对于一般家庭用来泡脚的盆装上半盆水的量而言。如果泡脚用的水量较多,或是怕冷的症状比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用生姜水泡脚一段时间后,怕冷的症状一般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另外,寒露保暖也别再秋冻锻炼: 进入寒露之后要做好保暖工作,寒露之后降温幅度会增加,昼夜温差也会加大,这个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已经不适合进行所谓的“秋冻”,否则很容易着凉。外出时候应该多加一件外套。中老年人要特别留心,最好推迟晨练时间,减少日常锻炼频率,多注意休息。 “寒从足生”,寒露后大家一定要注意足部保暖,用生姜、陈皮泡脚都是有益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