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治疗的目的主要为:
1.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肺泡通气量满足机体需要。改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2.减少呼吸肌的作功。
3.肺内雾化吸入治疗。
4.预防性机械通气,用于开胸术后或败血症、休克、严重创伤情况下的呼吸衰竭预防性治疗。成人的呼吸生理指标达到下列标准的任何一项时,即应开始机械通气治疗:
1.自主呼吸频率大于正常的3倍或小于1/3者。
2.自主潮气量小于正常1/3者。
3.生理无效腔/潮气量>60%者
4.肺活量<10-15ml/kg者
5.PaCO2 >50mmHg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除外) 且有继续升高趋势,或出现精神症状者。
6.PaO2 <正常值1/3。
7.P(A-a) O2>50mmHg(FiO2=0.21,吸空气)者。
8.P(A-a) O2>300mmHg(FiO2=1.0,吸纯O2)者。
9.最大吸气压力<25cmH2O者(闭合气路,努力吸气时的气道负压)。
10.肺内分流(QS/QT)>15%者
呼吸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1.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2.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3.张力性气胸病人。
4.心肌梗塞继发的呼吸衰竭。
1.紧闭面罩。
2.经口气管插管。
3.经鼻腔气管插管。
4.气管切开插管。
使用呼吸机的基本步骤:
1.确定是否有机械通气的指征。
2.判断是否有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症, 进行必要的处理。
3.确定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
4.确定机械通气方式(IPPV、IMV、 CPAP、PSV、PEEP 、 ASV)。
5.确定机械通气的分钟通气量(MV),一般为10-12ml/kg。
6.确定补充机械通气MV 所需的频率(f)、潮气量(TV)和吸气时间 (IT)。
7.确定FiO2 :一般从0.3开始,根据PaO2 的变化渐增加。长时间通气时不超过0.5。
8.确定PEEP:当FiO2>0.6而PaO2仍小于60mmHg,应加用PEEP,并将FiO2降至0.5以下。PEEP的调节原则为从小渐增,达到最好的气体交换和最小的循环影响。
9.确定报警限和气道安全阀。不同呼吸机的报警参数不同,参照说明书调节。气道压安全阀或压力限制一般调在维持正压通气峰压之上5-10cmH2O。
10.调节温化、湿化器。一般湿化器的温度应调至34-36摄氏度。
11.调节同步触发灵敏度。根据病人自主吸气力量的大小调整。一般为-2~-4cmH2O或0.1L/S呼吸机治疗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人机对抗的原因:
一.机械通气治疗早期神志清楚,呼吸急促的病人,在应用呼吸机的早期,由于不太明白呼吸机的治疗目的,不能很好合作,易发生人机对抗.此外气管插管过深,进入右侧支气管,也容易出现人机对抗。
二.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
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需氧量增加或CO2产生过多,或胸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增加,致使呼吸功增大、或体位变化等,均可造成人机对抗,具体原因包括:
1.机械通气时患者咳嗽,易发生气流冲突。
2.发热、抽搐、肌肉痉挛耗氧量增加,CO2产量增多,原来设定的MV和FiO2已不能满足肌体需要。
3.疼痛、烦躁、体位改变腹肌张力及胸肺顺应性改变吸气压力增高,自主呼吸频率增快。
4.发生气胸、肺不张、肺栓塞、支气管痉挛等。
5.心脏循环功能发生改变。
三.患者以外的原因
1.呼吸机的同步触发灵敏度调节不当或失灵,致使触发时间延长以至不能触发。
2.人工气道被分泌物阻塞、回路管道内积水过多、PEEP阀发生故障等。
3.气道或通气管道漏气,不能触发同步供气;并且通气量不足,体内CO2潴留 自主呼吸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