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权威期刊《中草药》透露:日本占据了目前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明明中药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之宝,为何偏偏被日本人推广与发扬光大?
随着商品全球化的驱动,人民生活品质不断的提高,海淘现象也越来越火爆。由于自然环境与历史条件的赋予,每个国家产品都有各有优势,人们具备了一定物质条件,总愿意使用行业内口碑、质量俱佳的产品。
过去,中国旅客去拥有先进的电子产品的日本扫货,必买电饭煲、马桶盖,如今这些都已成为明日黄花,而日本的“汉方制剂”独得中国旅客的恩宠,据权威期刊《中草药》透露:日本占据了目前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明明中药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之宝,为何偏偏被日本人推广与发扬光大?这种现象的确令我们汗颜。
所谓的“汉方制剂”不过是从中国进口的中药材,再进行加工制作而成的。然而,挂上“洋”头的中药,不仅价格翻倍,还打开了中药的市场,这值得我们反思。
国内市场混乱,中药陷信任危机
中药市场,可谓良莠不齐、乱象丛生。就连制作中药的原材料也一样,且不谈人工栽培的中药材化学农药残留超标等现象,不容忽视的就是掺杂造假的产品也趁机混入其中,更加剧了其混乱局面。让消费者痛心疾首的是,花大价钱买来人参竟然是上色处理后的白萝卜、阿胶是用猪皮煮制的,价格赛黄金的冬虫夏草也有掺假的。
绝大多数国人已对国内的中药产业产生信任危机,在他们眼中,“洋中药”规范化程度更高,质量更有保障。即使有国内企业诚信为本,将中药产品做到极致,恐怕也很难获取信任。
质量标准缺失,专利意识淡薄
中药标准体系的缺失一直是制约中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中药的主要检测方法还是依赖人工检测,至于有毒添加物,更是没有相关标准和成熟的检测办法。
其次,目前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草药项目被外国公司在海外申请了专利。发达国家的许多公司利用其先进的技术肆无忌惮地仿制我国中药,造成我国大量中药的无形资产流失的同时,中药的知识产权在发达国家不能获得有效的保护。
科技研发滞后
国内用于中药研发的资金投入却相对较少,而且在中药研发领域,技术风险大、政策风险逐年提高的现状使得企业经济压力大,创新的积极性受到打压。反观国外,普遍外国人认为中医的整体观念,以及标本兼治、辩证施治的理念与当今医药发展的思路高度契合。美国已经开始进行中药复方与制剂的临床试验,德国则打算再现行医疗保险法中将中药列入传统疗法范畴,俄罗斯、瑞士等地亦看好中药,种种迹象表明,国外对中医药学研究备受重视。
日本汉方药企从原料生药开始,一直到最终形成制剂都实行严格的品质管理。制剂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科学的管理体系使日本汉方制剂生产达到一流水平。日本治疗儿童感冒的“独龙散”备受欢迎,主要成分是地龙、荆芥穗、甘草、角刺,其配方来自宋代的《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原本中药苦涩难咽,但日本汉方药制造企业通过提取药方中的有效成分,制成了汉方药的颗粒冲剂和胶囊,省去了熬制的漫长过程以及不适口,便于人们服用,同时向世人展现了中药的神奇魅力。
市场化运作艰难
早在1967年,日本政府修改健康保险法,将59种中药正式列入临床应用的药品当中,从此“汉方药”渐渐普及。现在日本健康保险承认的中药已有217种。韩国保健卫生部规定,11种古典医书里的处方,无须做临床等各种试验,药厂直接生产。日本厚生省批准使用中国《伤寒杂病论》的210个古方生产汉方药,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
相比之下,国内中药的审批流程却很复杂,研发周期也长,那些藏在深山里的祖传秘方想要进入市场,需要漫长的时日与足够的资金,更需要专业团队与巨大的投资成本做支撑,而这些都是国内缺失的。
尽管国内中药的发展面临了诸多问题,但这依然不影响中医研究学者的前进之路。近日,记者对上海朴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朴正旭先生与其子朴元日先生作了走访。父子二人为医药名著《方药合编》的第三代和第四代传承人,一直致力于中医药学的研究,决心将膏方精髓造福大众。
父子二人认为,现在世界各国政府日渐意识到中医药学的重要性,被逐步纳入各国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中医药学传承千年,博大精深,膏方作为中国古老养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也逐渐成为现代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标志。匠心手艺汲取古法传承,上海朴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和临床验证,创立了“朴方”品牌,传统古方与现代化生产工艺相结合,研制出集疗效、便捷、美感于一体的产品。
面对国内中药市场的困境,朴元日先生采取“出口包围内销”的战略,首先打开海外市场。源于海外人对中国中药的信赖,以及膏方从根本消除病患的治愈效果,帮助很多人恢复健康,深受外国友人的喜爱,成为了远销海外的养生圣品。
父传子承,用一份信仰延续了中国膏方的传奇。中医药事业发展关系着全人类的健康福祉,是一把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也是一把中国走向世界的钥匙。我们更要把它传承好,使之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生生不息,并用好它,让世界知晓,最好的中药来自中国!
当前页面地址:http://www.zgysw.net/news/4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