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经济参考报》刊发了记者实地探访鸿茅药酒生产基地的报道。文章全面回顾了“鸿茅药酒事件”后企业举步维艰的运营现状,虽经多次多方质检全部合格,企业品牌、市场损失已难以挽回,令人惊讶于网络舆论的威力。
120个摄像头难挡市场降八成
据报道,这家拥有279年历史传承的药酒生产基地,已在多个墙角安装了网络数字摄像装置。“目前公司共安装网络数字摄像头120个,除了公司安装的用于防盗的60个摄像头外,政府药监部门也安装了60个,主要安装在提取车间、制剂车间、分离车间及相关库区,用于生产质量的日常监控管理,”王生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些摄像头覆盖了药酒生产的全流程,监管部门可随时随机、任意调取监控。
与监控之严格、布控之密集相比,经过数月震荡,厂区已不见人车喧嚣,异常冷清。在舆论风暴中,企业由于销量骤降停产数月,记者在厂区现场看到,酿酒车间六条生产线近百个基酒窖池已经闲置,大部分生产线已经停止运行。根据鸿茅国药董事长鲍洪升介绍,最糟糕的时候,产品销售量跌到平时的20%,存货大量积压,致使鸿茅国药生产线大部分停产。
多次多方质检合格追问网络舆论压力
面对老百姓最关心的产品质量关切,鸿茅药酒到底有没有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了解。比较可信的权威质检有:舆情爆发后的4月至5月,食药监部门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鸿茅国药进行的多次药品飞行检查,“飞检”是不预先告知的监督检查,具有突击性、独立性、高效性,多次飞检结果均符合规定;5月8日至5月10日,山西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对送检的三个批次鸿茅药酒,进行了毒性成分分析并出具鉴定意见,检验结果显示三个批次的鸿茅药酒均未检出有毒物质;6月至7月,广州、南京两市药检所也分别抽取流通环节不同批次的鸿茅药酒进行全项检验,结果也未检出有毒物质。
事实上,在舆论爆发前,鸿茅药酒产品质量就有着明确的公开记录。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信息显示,2004年至2017年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检索到鸿茅药酒不良反应报告137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瘙痒、皮疹、呕吐、腹痛等。在“吃瓜群众”看,多次、多方质检合格反而是一次免费广告,而现实中这样的“免费广告”不要也罢。据记者了解,鸿茅药酒生产一线的工人几乎都是当地百姓,多数情况是一人在鸿茅国药上班挣钱养活全家,不难想象这一波波枉顾事实的跟风舆论刀落何处。
网络舆论猛于虎,敬畏言论“天花板”
不久前“13岁男孩游泳池里碰陌生女子,遭女子老公狠揍”的新闻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引发关注,8月25日,当事人因不堪舆论压力选择自杀。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有时不仅是跑腿,更是一个个鲜活家庭的崩溃。
去年6月,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谈微博、今日头条、腾讯、一点资讯、优酷、网易、百度等网站,责令网站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用户账号管理,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向上主流舆论环境,被誉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实施以来的一记重锤。近日,陈杰人案、司机辱骂“滴滴遇害女孩”被行拘案,也无不表现出治理网络谣言、舆论攻击的决心。
面对网络舆论,除了重拳治理施暴者,舆论平台、企业也应有自己的言论天花板。比如舆情爆发后,企业应该以诚恳姿态向公众提供及时、透明、充分的信息,给舆论场以筛选信息的机会。而作为舆论平台,也应认识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舆论监督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非在企业出现问题后靠舆论强势把企业一棍子打死。
当前页面地址:http://www.zgysw.net/news/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