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内用还是外敷退烧的方式都有很多,小宝宝们一般都是比较排斥吃药的,因此当宝宝发烧的时候,妈妈们为了达到快速退烧的效果,都会使用一些外敷药物对宝宝进行退烧。退烧栓就是一个经常被妈妈们使用到宝宝身上的一个退烧药物,退烧栓主要是塞进肛门里进行退烧,那么塞肛门的方法是什么呢?
把退热栓和手指套从包装里拿出来准备好,备用
帮宝宝把尿(注意:屎尿一定要把完),然后把屁股擦干净
把宝宝放在床上放平躺着
把手指套套在右手食指和大拇指上套好,然后用这两个手指把药拿起来,准备好
用左手把宝宝的两条腿提起来,保持给宝宝擦屁股时的姿势。然后把药拿到宝宝的肛门口准备塞(肛门是宝宝拉屎的地方)
嘴巴发出:给宝宝把尿时“嘘~”的声音,这时候宝宝会因为条件反射而把肛门打开。这时候你只要轻轻一塞就能塞进去了。塞的时候尽量塞进去一点,以防跑出来。
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之前会先经过门静脉到达肝脏,第一次经过肝脏时大部分药物被代谢灭活,使得进入全身起作用的药量减少。栓剂吸收的部位在直肠,通过两条路径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如果塞药部位较深(距肛门口约6cm),药物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前也要先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大部分被灭活,这和口服药物一样。如果塞药部位较浅(距肛门口约2cm),药物主要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髂内静脉→下腔静脉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不经过门静脉,也就不经过肝脏。以上说的只是吸收阶段。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后,药物会到达作用部位发挥药效,之后还要通过血液循环送达肝脏被代谢灭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脏的解毒作用,在这一阶段,口服吸收进来的药和栓剂吸收的药要走相同的代谢途径,也就是说,通过栓剂吸收进来的药物最终也需要肝脏代谢解毒,因此超出剂量或者过量使用栓剂同样会伤肝。因此从安全性上讲,栓剂和口服的区别并不大,副作用差不多,严格按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都是安全的,超剂量使用都会伤肝。
临床上治疗儿童发烧,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常常是首选的剂型,只有当儿童由于恶心、呕吐、或者哭闹等原因不能口服药物时,才会使用栓剂作为替代。这是因为儿童使用退烧药常常需要根据体重精确计算给药量,口服溶液剂型可以精确量取药量,而栓剂常常是125mg或者150mg等固定的剂量,不太容易针对个体体重精确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