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法国学者认为:睡眠是由于身体内部的需要,使感觉活动和运动性活动暂时停止,给予适当刺激就能使其立即觉醒的状态。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充足良好的睡眠能够使我们在白天的工作中保持头脑清醒,精力旺盛。不仅人需要睡眠,动物也以自己特殊的方式睡眠。那么究竟什么是睡眠呢?
睡眠的确切定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着不同的内涵。
后来人们认识了脑电活动,认为睡眠是由于脑的功能活动而引起的动物生理性活动低下,给予适当刺激可使之达到完全清醒的状态。
而经过近些年的研究现代医学大致认为:睡眠是一种主动过程,是恢复精力所必须的休息,有专门的中枢管理睡眠与觉醒,睡时人脑只是换了一种工作方式,使能量得到贮存,有利于精神和体力的恢复。制氧机能制造氧,呼吸机能改变人们的呼吸问题和睡眠。适当的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既是维护健康和体力的基础,也是取得高度生产能力的保证。
以往总认为睡眠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完全休息过程,是这些神经细胞恢复疲劳的完全休息过程,是这些神经细胞恢复疲劳的唯一方法,而且睡眠过程是平静的。
近年来给人和动物测试整夜脑电图,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脑也像心、肝、肺、肾等脏器一样日夜不停地工作。在睡眠期间,人脑并未休息,只是换了一个工作方式,在进行着重组”和“整顿”而已。脑电图清楚地揭示出,睡眠并不是一个平静的过程,而是由一系列主动调节的睡眠周期组成的。
脑电图是判断清醒与睡眠及区分睡眠各期的金标准。
清醒睁眼时,描记出的脑电波是一种低幅的快波,频率在每秒13次以上,叫β波;
清醒闭眼安静时,这时的脑电波和清醒睁眼时比较,波幅稍高,频率每秒8-12次,称为α波。
睡眠状态可分为两期
一、非快速眼动期(non rapid eye movement period,简称NREM)?
特点是脑电波呈睡眠表现,肌肉活动较清醒时减弱,呼吸平稳,心率及血压略下降,不伴剧烈的眼球运动,又可分为四个阶段。
Ⅰ期睡眠:刚入睡时,脑电波中α波逐渐消失,出现一些不规则波形并混有小振幅波,此时即进入第一阶段睡眠,即Ⅰ期睡眠,相当于平常的瞌睡期或朦胧期。?
Ⅱ期睡眠:脑电图出现一种特殊的纺锤波,波幅先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形似纺锤,频率每秒12-14次。
Ⅲ期睡眠:脑电波频率明显变慢,每秒4-7次,波幅增高,出现每秒0.5-3次的极慢波即δ波。
Ⅳ期睡眠,脑电表现基本同Ⅲ期,只是慢波所占比例更大。?
Ⅲ、Ⅳ期睡眠合称慢波睡眠,此阶段睡眠程度很深,又叫深睡眠,是十分重要的睡眠阶段。而Ⅰ、Ⅱ期又称浅睡眠。
二、快动眼睡眠期(rapid eye movement period,简REM)?
正常人一般在入睡90分钟后进入快动眼睡眠期,每夜睡眠中反复出现4-5次,每次持续约半小时,REM期特点是眼球快速转动,全身肌肉张力极度降低,肌电活动明显减弱,不时伴有肢体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局部运动,心率、呼吸频率上升,血压可不稳定,男性阴茎勃起,脑电呈现Ⅰ期NREM的特点,此时如果叫醒病人,绝大多数的人会说自己正在做梦,一般都能清楚回忆梦的内容。
现总结如下:
• 睡眠时先进入NREM期?
• NREM期与REM期大约90分钟变换一次?
• 前半夜主要为NREM,后半夜REM出现较多?
• 入睡后醒觉时间不应该超过总睡眠时间的5%?
• Ⅰ期睡眠占2%-5%?
• Ⅱ期睡眠占45%-50%?
• Ⅲ期睡眠占3%-8%?
• Ⅳ期睡眠占10%-15%?
• NREM占整个睡眠的75%-80%?
• REM则占20%-25%,每夜出现4-6次
睡眠质量
研究发现,NREM睡眠是脑睡眠状态,尤其Ⅲ、Ⅳ期睡眠最为重要,大脑可以得到充分休息,恢复疲劳的效果最好。
REM期主要是躯体,尤其是肌肉的休息。
Ⅲ、Ⅳ期睡眠(深睡眠)时间越长,睡眠质量就越好,如果Ⅰ、Ⅱ睡眠占的比例高,睡眠质量就差,有的人只睡4-5个小时就精力旺盛,而有的人睡十几个小时仍昏昏沉沉,差别就在于睡眠的质量。
一个人睡眠时间虽然很长,但如果缺乏Ⅲ、Ⅳ期深睡眠或不足,而主要以Ⅰ、Ⅱ期浅睡眠为主,那么他的睡眠质量就差,总有睡不醒,不解乏的感觉,就会出现睡眠不足的表现。
相反,一个人虽然睡得短,但如果Ⅲ、Ⅳ期深睡眠多,则睡眠质量反而高,醒后精力充沛,所以短而深的睡眠比长而浅的睡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