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宋琼芳 李妍斐□
在近日举行的2016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移植论坛上,上海市红十字会相关人员介绍,该市从2010年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截至今年8月10日,器官捐献数量已达219例,器官捐献率为5/100万,是全国平均捐献率的2.5倍。但与国外一些发达城市相比,上海市仍处于起步阶段,正在“加速追赶”中。
最大阻力来源于观念
论坛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市2013年出现第一名器官捐献者,当年实现5例器官捐献;2014年实现55例,2015年实现80例,2016年截至8月10日实现81例。自2014年至今,上海户籍市民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登记志愿捐献器官的有421人。
但是,与大量器官移植需求相比,捐献量缺口依然很大。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计数据,我国每年约有30万名患者因器官功能衰竭等待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为1万余例,众多患者仍在苦苦等待。
2014年,中国医院协会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联盟(OPO联盟)成立,所有器官都须经该机制实现捐献。目前,上海市有8个OPO,近90名器官捐献协调员分布于医院和红十字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OPO秘书长、肾病科副教授张明告诉记者,以该院为例,目前仅等待肾移植的患者就有约300人,患者获捐的平均等待时间为3年~4年。
为什么器官捐献难?张明认为,最大阻力来源于观念。器官捐献必须得到父母、子女、伴侣等直系亲属的同意,其中只要有一个人不同意,就不能捐献。“而传统观念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即使走到生命尽头,也要保持身体的完整性。”
“但是,人的观念总会与时俱进。比如,从土葬到火葬,刚开始也有很多人不能接受,但现在也都认可了。”张明有信心地说。
近期,上海正在热播一部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其中《团圆》一集讲述了器官捐献的故事:25岁的焦俞离开人世,但他捐献的肝脏、心脏、肺、一双眼角膜和两个肾,让6位患者重新开启了人生。张明发现,在这集《团圆》播出后,他身边许多医生和患者,都在关注器官捐献。
无独有偶,今年6月15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34岁的进修医生宋巍突发脑干出血,其捐献的器官给6个人带去了新生。在此事被报道后的13天内,有39位上海市民登记捐献。
“如何转变公众观念?我想,最需要的是媒体大力宣传,向公众普及器官捐献的科学认知。同时,全社会都应重视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张明说。
保障监管制度要跟上
事实上,公众观念的认知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对此医院里的器官捐献协调员感受最为明显。
华山医院从2013年启动器官捐献工作以来,目前有10名器官捐献协调员,肾病科病房护士吉莉是其中之一。“我们的职责,是帮助有器官捐献意愿的患者和家属完成心愿,见证器官公平分配并参与捐献的整个过程。”吉莉说,“这项工作虽是兼职的,但必须拥有强大的内心和坚韧的毅力。”
急诊、ICU、神经外科病房等最有可能出现潜在捐献者的场所,就是吉莉经常跑的地方。她记得第一次正式和家属谈话是在一间小会议室里,她负责谈话,另一位同事则负责观察患者家属的反应和守住门口,以便遇上家属情绪激动时,他们能够及时安全“撤退”。
后来,在谈话时,他们会给患者家属带些茶水。“虽然微不足道,但我想他们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和感激。”吉莉说,“慢慢地,家属愿意听完劝捐动员了,愿意收下宣传资料了,愿意留下联系电话了。”
令吉莉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来上海只有3天的19岁男孩,他因遭遇车祸,送到医院时已经脑死亡,父母是普通的打工者。吉莉跟男孩父母谈话时很忐忑,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接受器官捐献的观念。男孩的父亲一边流泪,一边提出要出去抽根烟,大约20分钟后,他说:“我儿子没了,但能够救别人。他喜欢上海才来到这里,我想他也愿意永远留在这里。”最终,这位男孩的肝脏和肾给了3个人新生。
吉莉也发现,其实有一些患者家属有捐献的意愿,但苦于对捐献的事宜、流程等不了解,最终不了了之,十分可惜。对此,张明表示,有意愿进行器官捐献的上海市民,可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红十字总会的官方网站进行登记,但登记完成者并不一定就能最终实现器官捐献,必须经过医院OPO的专业评估。
“随着全社会对器官捐献认知程度的提高,器官捐献成功数量一定会上升。与此同时,相关制度保障也要跟上。”张明说,“目前,我国还没有器官捐献方面的相关法律条例,上海市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希望能尽快出台相关地方条例,加强对器官移植工作的日常监督,进一步完善器官捐献模式、流程和标准。”
逢年过节,吉莉会向捐献者家属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表示问候,而他们也都会回复感谢,并且说说近况。“如果死亡注定不可避免,何不让它成为最后的祝福?这是一项崇高的生命事业,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全社会将形成一股理解和支持的强大动力。”吉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