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技术发展追求的目标是提供越来越清晰的病变部位图像,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近年来,CT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一是螺旋旋转速度越来越快,单位时间扫描覆盖范围越来越大;二是辐射剂量越来越低。较具有代表性的256层螺旋CT较好综合了这两方面特点,朝微辐射CT成像技术的方向发展。
转速加快 扫描动态器官
CT扫描速度的加快,覆盖范围的增大,使得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像iCT这样的设备,转一圈只需0.27秒的时间;扫描的宽度从早期的1厘米、4厘米逐渐扩大到现在256层CT8厘米的覆盖。由于这些技术上的进步,使原来难以显示的动态器官,如心脏,可以通过让患者屏气,利用心电图来控制扫描技术等得以清晰显示。这是近年来CT技术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进步。
相对于有创的冠脉血管造影,冠脉CT检查因其无创优势已广泛用于临床,在冠脉疾病的诊断上与血管造影不相上下。不过,冠脉血管造影与冠脉CT各有利弊,其适应证和临床应用也各有特色。
冠脉CT可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即斑块是非钙化还是钙化?钙化程度如何?且可定量分析冠脉血管狭窄程度、累及范围等。冠脉血管造影也可以准确判断血管管腔的狭窄程度,但若需判断管壁情况,如上述CT所显示的斑块情况,则需要进行更加复杂的操作,要有更加精细的辅助器械。后者操作复杂、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限。
用冠脉CT做检查,可以在高危人群中进行,有助于在出现症状之前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进行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发展到危重程度,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而冠脉血管造影的优势在于,如果患者的病情需要,可以直接进行后续的介入治疗。用一句话来概括,一般可疑冠心病者用CT检查,而冠心病急性发作就应直接选择血管造影。
突破瓶颈 减少辐射剂量
辐射对人群健康带来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辐射的恐惧,使得剂量的控制和降低成为CT发展过程中一个必须突破的瓶颈。如果CT不能控制辐射剂量的话,将大大限制其临床应用。与40年前的产品相比,现在高端CT的辐射剂量只是过去产品的1/4甚至更低。如果CT的辐射剂量能达到或接近普通X线剂量,CT就可能完全替代普通X线,更准确快速反映病变的真实情况,帮助作出更明确的诊断。
由于辐射剂量的减少,CT作为一种健康体检和筛查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中国吸烟者众多,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用CT做肺部扫描,有助于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用CT还可以发现血管病变,如血管瘤、血管畸形、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从而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随着CT辐射剂量的降低,也有研究进行腹腔疾病,如肠道癌症的筛查,但离普及应用仍有一定距离。
CT的照射剂量越高,图像就越清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不能单纯为了追求影像质量,而忽视辐射剂量的降低。影像医生要在减少剂量与保证图像质量上找寻一个平衡,用降低剂量并获得可准确诊断的图像质量作为CT检查的标准,而不是将更多的剂量用到患者身上以得到更漂亮的图像。影像科的医生还要与临床其他科室医生进行沟通交流,让临床各科室的医生也建立这样的理念,提高自己的读片水平,减少患者的辐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