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通过5年时间推进现代流通改造,闵行的确创造性地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药品改革之路。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当今中国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这项改革涉及相关各方利益冲突的复杂性前所未有,改革进程中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也前所未有。但无论矛盾多么复杂,无论困难多么巨大,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不可动摇。因为,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就是老百姓的利益。开拓思路,突破框框,借鉴、尝试、运用市场经济成熟的“游戏规则”,重新梳理、组合利益的链条。闵行的实践再一次给我们启示:创新,永远是改革的核心内容;创新,也正是改革的魅力之所在。这种创新应当赢得掌声!
改革的原本之意就是破掉原有的做法,建立新的做法。闵行几年来成功的实践表明,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运用智慧去改变原有的利益格局,在最大程度上照顾广大患者利益的同时,也兼顾各方的合理利益。在医改进程中勇于让渡自己的利益,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出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理清医药体系中种种复杂的角色关系,并且能够主动切断利益关系,推动改革,探索前行。我们需要以掌声鼓励和支持这样的改革者!
观察闵行这项改革的实践,管理者多年来倾心倾力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长远眼光更应该赢得掌声。可以说,没有信息化的翅膀,没有多年来搭建的卫生信息化平台,他们的这项改革飞不动,也飞不远。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局长许速曾经在一次卫生信息建设的座谈会上很有感触地说:“卫生信息化不应简单地理解为要电脑来替代人工、人力,而是要它来做我们原来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当今世界,从社会事业发展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信息化、数字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闵行这项改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多年来对信息化建设不断加深、不断增强的理解,得益于他们多年不断投入、不断改进,从而打下的深厚的卫生信息化“地基”。
尽管闵行“药房革命”在业内尚存争议,甚至在运行中也曾遭遇一些问题,尽管他们的实践距“完美”还有很长的距离,还需要更大范围的实验和更长时间的检验,我们依然要为他们的探索精神鼓掌。
我们不妨给改革者留下时间和空间。毕竟,改革没有句号,一切都需要摸索前进。我们只要明确方向,不再只盯着如何向财政要钱的窄路,不再固守于“向药品收入要效益”的老路,我们是可以“杀出一条血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