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永久性起搏器、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心脏置入式电子装置已成为现代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作为一种有创诊疗手段,同时也使接受心脏置入式电子装置的患者处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之中。心脏置入式电子装置感染作为其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增长迅速,因其诊治困难、病死率高、医疗花费大等特点,已成为目前心脏电生理医生和感染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电极拔除多用感染装置移除法
心脏置入式电子装置感染的诊治指南已明确指出,感染装置的完全移除(包括装置和电极导线)是治疗装置感染的根本性措施。目前装置移除的方法主要包括外科开胸直视下电极拔除和经静脉电极拔除。前者由于开胸手术本身风险高、创伤大、术后患者恢复时间长等原因,目前仅局限于少部分合并开胸手术适应证的患者。经静脉电极拔除技术因其创伤小,目前已成为主要的感染装置移除方法。但即使采用经静脉电极拔除技术,电极导线的移除仍是一项高风险的手术操作,国外文献报道其相关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率在2%左右,因此限制了该项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和发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电生理团队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探索,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心脏置入式电子装置感染诊治中心。目前,我们应用经静脉电极拔除技术,已为200多名装置感染患者成功实施400余根电极导线拔除手术,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88岁,电极导线置入时间最长者达30年,严重并发症仅出现了3例。
置入时间较长者应选“杂交手术”
尽管我们的经静脉电极拔除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国外同领域相关文献的报道,但我们还是进行了攻关研究,通过对现有数据分析总结发现:3例严重并发症均发生在拔除置入时间较长(10年以上)的心房电极术中。为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进一步降低电极拔除手术的风险,我们依托自身心脏外科的技术条件,对心房电极导线置入时间较长的高危患者,使用心脏内、外科联合的“杂交手术”方案进行治疗。
所谓使用杂交手术,就是先通过外科手段,应用小切口技术于右侧第三肋间隙水平暴露右心耳;然后心内科医生采用经静脉途径拔除心房电极。整个拔除过程中密切监测右心耳情况,如果拔除过程中心耳破损,心外科可立即进行心耳修补,避免进一步恶化为心包填塞、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如果心耳没有破损,心外科在心内科拔除电极成功后关闭胸腔。
应用“杂交手术”策略,我们于5月31日成功为一名72岁的女性患者实施了心房电极拔除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下,首先通过外科小切口技术暴露右心耳,然后应用经静脉电极拔除技术拔除心房电极,拔除过程中应用胸腔镜监测右心耳活动。整个拔除过程顺利,无心耳破损情况发生,随后关闭胸腔。术后第4天,患者恢复正常活动。
从该患者的诊治经过可以看出,“杂交手术”策略同外科开胸直视下电极拔除手术相比,“杂交手术”无需正中开胸,大大降低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并明显缩短了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同传统经静脉电极拔除技术相比,“杂交手术”最大限度保证了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