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立中 通讯员 张仁杰 张有文□
从32个县(市、区)“摸着石头过河”,到108个县(市、区)群体前行;从2000万人初尝实惠,到全省6800万人共同体味改革带来的种种好处。仅仅过了8个月,安徽省开展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就从试点走向了全面推广。
试点的目的是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安徽省基层医改在试点中,逐步暴露出专业人员流失、基层医疗机构效率降低、药品供应不能满足需要、村医待遇亟待提高等难题。在向面上推进途中,这些难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近日,记者前往一些县(市)进行了采访。
科学严格的绩效考核是关键
安徽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说:“这次改革试点成功的关键,在于开展了科学、合理、严格的绩效考核。”安徽省此次制定的“两考核、两挂钩”政策,就是要把政府对卫生院的补偿、卫生院对职工的工资发放,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表现出来,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
去年年初改革试点开始时,确实有一些卫生院出现推诿病人、拒收病人等现象。但在绩效考核及时跟上以后,这些现象很快得到纠正。
岳西县在国家绩效工资政策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制定了内部绩效工资制,实行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结合制度,拉开了职工收入的差距,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使得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等主要指标很快恢复到改革前。
作为第二批改革县,肥东县拟定了绩效考核的细则。“所有竞聘上岗的工作人员都要签订三年合同,其中第一年为试用。对每一个人都要核定任务,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收入都要和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发现推诿病人的情况,将严厉查处直至辞退。”肥东县卫生局局长文金明说。
高开焰告诉记者,有的县已经将绩效工资的比例从规定的40%增加到70%,为的就是进一步体现工资对员工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的激励,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这样的事情:像阑尾炎、剖宫产等手术,卫生院过去都能做,现在也不做了。一个阑尾手术,患者在卫生院做只需花1000多元,而到了省里就要花七八千元。对此,有专家说,下一步还应更加明确各类卫生院的功能定位和业务范围,既不能超范围服务,也不能推诿病人。
实施新制度要有磨合期
改革中,安徽省制定了307种基本药物、276种补充药物的基层药物“大单”,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增加使用20%~30%的补充药物。全省开展了省级基本药物网上招标采购,按照最低价中标的原则,857个品规的药品入围。据测算,招标药品价格较国家零售指导价平均降低52.8%。
“大额采购的药品配送还算及时,问题是采购量小的药品,还不能做到及时配送。”肥东县撮镇卫生院院长王汝仓说,他们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前,备了两个月的用药,现在大约有一半是在用储备药,另一半已经开始使用省里统一配送的招标药。
“前不久,我们在网上发了一个单子,订购21种药品。但是它们分属10家公司配送,所以很难达到在72个小时内都送到的要求。”
在前不久安徽省药采中心召开的座谈会上,一些配送企业也有怨言:一些基层医疗机构购药随意性大。省招标方案规定,基层机构网上订单每月不超过3次,但有的医疗机构在网上随意点击,订单过于频繁,使配送成本大大提高;有的配送企业为了市场份额,开始时都积极争取配送品种,不大考虑药品配送集中度,导致医疗机构对应的配送企业过多。
管理专家指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需要有一个多方面的磨合期,如生产企业和配送企业、配送企业和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和医生、医生和患者,都要有一个磨合期,才能做到相互适应。
村医待遇正在改善
目前,对安徽省基层医改发出质疑声最大的当数村医群体。改革后,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村卫生室又基本没有医疗技术手段,全靠政府补助。村卫生室的运行费用,除了常规的水、电、电话等花销,还有使用统一的病历处方以及安装电脑、开通网络等费用,这些费用都要村卫生室自己筹措。安徽省规定,省级财政对每1200个农业户籍人口每年补助村医8000元,但分摊到每一名村医头上,每个月只有五六百元。
试点中,各地陆续采取了相应的补偿措施。如铜陵市按照1∶1配套,再安排每1200个农业户籍人口补助8000元。还有的地方表示,将在年终对村医进行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安排一定的奖励。“总的感觉是,村医的收入问题已经引起高层的重视,正在逐步改善中。”文金明说。
记者问王汝昌,以前村医一个月能收入多少。他回答说,收入不等,技术好的收入很高,平均大概在2000元。
“淮南某村的一位村医说,现在政府补助一年的钱,只抵他原来一个月挣的。但是他自己也说,原来药品加价是‘没谱’的,想加多少加多少。这样的收入卫生行政部门当然不能保护。”安徽省卫生厅一位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