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胡德荣8月14日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赵立平研究团队以大鼠为模型进行实验,初步揭示了黄连素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机理。相关研究内容已刊登在6月版的《科学》杂志上。
赵立平研究团队以大鼠为模型,用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同时给其中一些大鼠灌服一定剂量的小檗碱(俗称黄连素)。研究发现,虽然同样摄入高脂饮食,灌服小檗碱的大鼠体重和健康状况没有变化,而未灌服的大鼠体重迅速增加,血糖和血脂迅速升高,2个月后出现胰岛素抵抗症状,患上糖尿病。
赵立平的博士生张旭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实验动物的肠道菌群结构,从6000种细菌中鉴定出在小檗碱作用下发生变化的268种,发现其中175种细菌的数量因为灌服小檗碱而下降或消失,这中间大部分是有害菌;93种有益菌的数量上升。科研人员还测定了血液中的内毒素载荷量和各种炎症指标,结果表明小檗碱能显著降低血液中内毒素含量,明显减少炎症。
赵立平说,肠道中数量上升的细菌,有2类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丁酸可以跟肠道的G蛋白偶联受体41、43结合,调节免疫、减少炎症。因此,小檗碱可能对肠道菌群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减少免疫毒素,又增加抗炎因子,抑制炎症就能避免或改善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