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 政 通讯员 李 创 彭 程□
作为一直走在改革前列的城市,深圳市的卫生事业发展同样有声有色,管理部门实行“大部制”,公立医院试行法人治理结构……各项改革举措齐头并进,千头万绪,但是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江捍平最愿意谈的,依然还是最贴近老百姓的社康中心。
■百姓最受益的改革
在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工作之前,江捍平曾经在多家公立医院当过院长。这段经历让他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了自己的理解。“随着大医院的技术水平的提升,服务成本也不断上涨,基层体系的不健全又逼得老百姓只能到大医院看病。不改革卫生体系发展模式,看病难、看病贵只会加剧,不会缓解。”江捍平说。
因此,江捍平把深圳卫生发展的立脚点选定为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
江捍平说,实际上,这也是特殊的城市环境迫使深圳必须这么做。作为珠三角地区最为活跃的城市,在深圳1400万人中,有大约1100万是流动人口,这些人大多30多岁,收入低,身体素质都不错,即使生病,也都是常见的感冒发热、腹痛腹泻之类的小病。这部分人的就医需求完全都可以在基层“消化”,再加上政府又有足够的财政实力支撑基层体系建设,建设好社康中心,无疑是改革收效最明显、老百姓最受益的事情。
■坚持“院办院管”发展模式
深圳的社区医疗体系改革,从1996年便已启动。多年来,社康中心运行模式一直坚持“院办院管”,即医院(包括民营医院)作为法人机构举办社康中心,承担人力、技术、设备、财力资源等配置的支持和后盾功能,并负责所举办的社康中心的一体化、统一管理。
“近年来,我们从6个方面不断完善这一‘院办院管’机制。”江捍平介绍说,一是在人才培训上,建立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培训经费由财政拨付,培训学员纳入医院“准职员”管理;二是建立了医务人员定期到社康中心服务的强制性制度,2010年,全市固定的社区医务人员约6700多人,但专家进社区人数达到了4.9万人次;三是在分级诊疗上,制定了社康中心与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管理办法,2010年,社康中心双向转诊病人52万人次;四是社康中心和医院设备共享;五是建设了区域卫生数据中心、数据共享平台,社康中心为全市1410万人建立数字化健康档案;六是将举办医院对社康中心的管理绩效纳入考核指标,政府对社康中心的财政补贴,社保对社康中心补偿划入举办医院,由举办医院统筹安排,调动举办医院的积极性。
“也有人质疑,医院‘伸腿办社区’,会不会不利于社区医疗机构长期稳定的发展。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过。”江捍平说,确实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比如社康中心运行状况不好,医院积极性降低甚至退出。为了“防患于未然”,深圳一方面加大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同时探索完善社康中心管理机制,即要求举办医院成立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作为二级法人结构举办社康中心,财务实行专账管理,实现资源配置与医院相对独立,再就是正在探索在政府层面建立社区健康服务管理平台,统筹社康中心的一体化管理。
■基层仍是未来发展重点
“2010年,全市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完成的诊疗量占全市总量的60%,其中全市社康中心以10%的人力资源完成全市36%的门诊工作量,减轻了大医院排长队的问题。社康中心每门诊人次费用49元,缓解了市民就医负担。”江捍平说。
社康中心依然是深圳今后5年医改重点发展的方向。江捍平说,他的期望是,到2015年,每家社康中心都有至少2名经过完整培训的全科医师,社区医生都能进入家庭,成为居民的家庭医生,双向转诊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更多人前往社区首诊。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分级诊疗、社区首诊、分片转诊、预约诊疗,实施医疗机构联网运行。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基层医疗服务网络的门诊量达到全市门诊总量的75%,大医院看病实现一卡通,排队时间不超过30分钟,绝大部分老百姓的小病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大病能够不出深圳。”江捍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