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客厅
本期嘉宾: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栗占国
栗占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风湿免疫科主任,风湿免疫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主任,“973”首席科学家,CMB杰出教授及吴杨奖获得者。亚太风湿病联盟主席,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总编。已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主译或参编的风湿病学专著26部。
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论坛上,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栗占国教授指出,走过27年历程,我国风湿病学科已迅速迈向国际,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学科在临床、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均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临床与科普应同步
公众认知率低,科普宣传应加强。
——栗占国
风湿免疫类疾病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一项肢体残疾人相关调查显示,在所有疾病中,致残率最高的两类疾病,一个是脑血管病,另一个就是风湿病,致残率均高达20%。目前,我国的风湿病患者有4000多万。可想而知,如果这些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其带来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将是巨大的。
基于上述原因,国家也开始逐渐重视风湿病的防治研究,在科研支持方面尤为突出。目前风湿病重大项目有“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十一五”课题,涉及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等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在科研资金支持下,我国风湿病学专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不断增多,且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同时,我国正在逐渐形成不同疾病的研究团队,十分可喜。与此同时,多渠道、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给风湿免疫学界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让我们借机可以与国际水平看齐,促进临床和基础研究水平的提升。
栗占国教授指出,与科研上取得丰硕成果不协调的是,我国风湿免疫类疾病的公众认知度很低。对疾病不了解,其后果有两个,一是过度“看轻”而贻误诊治,另一个是过分“看重”而造成恐惧,甚至放弃治疗。事实上,我国绝大部分患者未得到正规治疗,存在激素滥用、止痛药依赖、迷信“偏方”等诸多问题,这与疾病认知度低不无关系。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一直在努力加强风湿免疫类疾病的科普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众认知度,“风湿病完全可以缓解”这一理念也被越来越多患者所接受。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科普宣传工作仍将是风湿免疫科医生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人才缺乏影响学科发展
我国风湿病患病人数达2000多万,专科医生还很缺乏。——栗占国
中国风湿病起步晚,区域间及区域内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三甲医院未设置风湿免疫科。须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普及工作。
伴随着专科缺失、专科医生匮乏,同时相应的检查设备也欠普及。比如,能够检测IgG4相关疾病实验室指标的医院,全北京也不超过3家。如此的疾病检查普及程度,带来的后续问题就可能是误诊误治。
此外,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疗单位间的风湿免疫病的临床诊疗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栗占国认为,大城市里大医院的水平不亚于国外,而边远地区的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同时对于诊断方法的掌握,国内还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因此造成的误诊误治也时有发生。因此,专科医生还应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素养。
临床及基础研究大有可为
中国的临床研究很具潜力,但基础研究尚有差距。——栗占国
近年来,国际上风湿病学临床及基础研究发展迅速。新的风湿免疫病分类标准、专家共识、发病机制和诊治方法不断推出,而国内的发展相对滞后。尽管在部分领域我国的声音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但在诸多方面仍远不及国外。与国外相比,我国具有风湿病种全、患者绝对数多的优势,但目前我国的临床研究质量欠佳,在与国外同道交流时,也常拿不出代表中国的有效数据。
基础研究仅靠风湿科还不够,应与基础学科的实验室合作,从转化医学、基因学、蛋白分子学、发病机制、各疾病分层、药物学等多角度进行研究。
风湿病学的科学研究包括发病机制的研究、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治疗方案的研究,以及有前景的治疗药物研究。目前对于风湿免疫类疾病的治疗,临床提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早期使用可以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正确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栗占国表示,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是更有效治疗药物的研发以及规范治疗方案的制订。缺乏特异性的早期诊断方法是造成风湿免疫类疾病被误诊的原因之一。未来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应该侧重新抗体的发现和影像学表现的研究。此外,我国在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已走在国际前沿,但是面还不够广,今后需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向多个层面进一步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