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 芳 通讯员 胡延滨□
开篇语
医改正在步步深入。各地在医改大潮中的积极探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经验丰富新鲜,也涌现出许多立足本职、勇于实践、甘于奉献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改革实践者在所遇难点、热点问题时作出的探索和思考更值得关注。本报将陆续把医改进程中各地鲜活的实践经验和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感人事迹呈现给读者。
在医院的广场上,人们正跟随国医大师邓铁涛演示的视频练习着八段锦,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在传统疗法中心,针刀、蜂疗堪称神奇……这是记者日前跟随国务院参事调研组赴广东省中医院考察时看到的情景。
“对中医院来说,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是本色,具体科室的拿手诊疗项目才能叫特色。在当前的医改中,特别是在控制医疗成本、慢病管理、‘治未病’等方面,中医药具有突出优势。发挥好这些优势,对医改的成功作用巨大。”在调研组成员魏津生参事看来,广东省中医院的经验值得重视。
守本色:让患者不失望
都说广东省中医院是全国最大的中医院,大在哪里?到药房参观时,一位调研组成员问:“中药房平均每天要配多少饮片?”
“将近10吨。”该院院长吕玉波答道。数据显示,全院门诊和住院中医治疗率分别为90.5%和66.5%,中药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83.9%。
“病人来这里,就是为了看中医。”吕玉波说。为了不让患者失望,广东省中医院把固守中医药本色作为医院生存发展的命根子。
去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成立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中医经典科)。“人家都说中医起效慢,我们就是想试试能不能用中医药闯出一条救治急危重症的新路子。”该院副院长杨志敏介绍说,该科是在名老中医工作室和传统疗法中心的基础上,抽调全院有一定中医水平的急诊科、ICU医护人员组成,专门探索运用中医药诊治急危重症和疑难病患者。组建仅20天,该科就收治了50多人,其中治愈出院20余人。一年多过去了,该科已经在急诊患者心中慢慢摘去了“慢郎中”的帽子,医护人员也对中医越来越有信心。
去年年底,鉴于很多常年在该院带教、来自外省的国医大师年事已高,难以持续奔波,该院决定选派年轻骨干医生全脱产赴外地向国医大师跟师学习。“现在,有两人已经在北京全程跟师路志正老先生了。新的一批骨干医生马上又要选送。他们要学两年,其间食宿全由医院负责,所有待遇都保留。”该院副院长史俏荣说,这样的培训投入不菲,“但大师们的学识无价,这样的投资值得”。
据悉,自2000年该院实施“名师带徒”工作以来,已有60多位名老中医带徒200多人,其中带徒的国医大师就有13位。
为了让名医的经验得以传承发扬,医院设置名医工作室,通过建立岐黄活动室、临床专科古籍文献平台、名老中医经验文献继承数据库、名老中医医案数据库、名医诊疗技术示范视频等,加强了中医经验知识及流派学术特点的整理和挖掘。(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医院还定期组织中医经典学习,并对在岗医技人员进行分类考核。调研组成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回忆:“去年年底来这里时,我印象最深的是很多医护人员在电梯里还争分夺秒地学习,准备迎接即将开始的考核。”
付出了汗水,也收获了信赖和荣誉。去年,该院年门诊量达540多万人次,年住院病人超过6万人次,连续14年居全国中医院服务患者人数之首。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去年进行的以中医特色与优势为主要内容的医院管理年检查中,广东省中医院名列第一。
扬特色:让患者有惊喜
从2009年开始,该院每年举办“杏林寻宝——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演示会”,广邀民间有中医一技之长、掌握特色疗法的名家能人到该院展示交流,并通过临床效果评估,引进部分安全有效的特色疗法。目前,该院已开展了天灸、腹针、平衡针、情志疗法等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共计260余项。
在该院的传统疗法中心,失传多年的针刀技术重新开展;对哮喘、感冒等疾病有效的蜂疗,一天诊疗高达180人次;引入眼针技术,对中风、偏瘫、神经性头痛等疗效明显……“现在,传统疗法中心特别受患者欢迎,我们计划把它打造成展示特色疗法的‘活的博物馆’。”杨志敏说。
同时,为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该院在全国率先建立“治未病”中心,为公众特别是亚健康人群提供体质辨识和中医养生方法指导。
去年3月,该院又建起慢病中心,为出院患者提供延伸服务。该中心负责人、医院大肾病科主任刘旭生介绍,目前,由该院出院的肾病患者组成了俱乐部,中心定期组织俱乐部成员进行健康讲座、不定期发送保健知识短信和进行电话指导。
好的服务终能在患者心中留名。在广东省近年来组织的全省社情民意调查中,该院多次获得服务行业满意度测评第一名。
稳心态:三管齐下求发展
“中医药服务价格低廉,患者满意了,但医院的生存和医生的待遇就难以保证。”近年来,很多中医院院长为这一矛盾所困惑。公立医院如何在保障公益性的同时,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这也是长期困扰医药卫生改革的难题。
广东省中医院的破局之道是:改革分配制度+做好医院文化+科学经营管理。
该院医教处副处长杨荣源说,该院分配制度改革不把业务收入作为科室和个人绩效考核的标准,工资收入和业务收入的关系已经彻底切断,真正与收入相关的是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要素。“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安心地把精力放在如何能用更少的钱、更简便的方法给病人看好病上。”
杨荣源承认,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生的工资水平不会在同行业中领跑,但大家心态平和、踏实。“我觉得,选择做医生的人总是要有点精神和追求的,医院给我们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而在吕玉波看来,让大家有“更高的追求”需要营造好的医院文化。在选拔人才时,要重用那些真正有兴趣、有事业心和有责任感的人。
引进了人才,还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在广东省中医药有个“倒三角”模式,即“官”最大的工作条件最差,越是一线业务科室办公条件越好。“我们的办公桌、空调都是门诊科室淘汰下来的。”一位行政科室工作人员说。
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敏州之前供职于某三甲医院,西医出身,决定到广东省中医院工作时,身边的人表示不解。而他认为这次“跳槽”能让自己更好地进行中西医结合科研,“医院为我的事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乐于为我的科研项目提供经费支持。”
科学发展至上、人民健康至上、中医事业至上,是该院员工对医院文化的注解。吕玉波认为,做到了这些,留住了人才,医院才算做好了本职工作,才能做大做强。至于经营,是管理者需要操心的事。在他看来,公立医院既需要体现公益性,也要正常运营和发展,两者在许多时候是统一的。
“受患者欢迎的医院不会生存不下去,在目前制度框架下,有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水到渠成的事。”吕玉波说。
对话院长吕玉波——
受患者欢迎的医院不会生存不下去
记者:在您看来,公立中医医院和综合性医院在医改中的角色有何异同?
吕玉波:这两类医院都扮演医改主力军的角色,面临的问题也是一样的:怎样保持公益性?如何在现有的补偿机制下保持发展?中医院还承担着发挥中医药特色、传承祖国传统医学、提高临床疗效的职责,困难更多。中医药相对低廉,在自己努力的同时,政府投入也应当适度倾斜。
记者:我听说广东省中医院在年终总结时不提医院收入,医护人员也看不出他们给医院赚了多少钱。这是为什么?
吕玉波:我们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只要有了病人,就一定会有收入。知名企业为什么都特别注重社会责任?因为社会责任与效益本身是有联系的。在这个消费趋向理智的时代,要做好经营需要树立好的品牌形象,时刻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社会需要我们这样做,我们的职业道德也要求我们这样做。只有这样做,公立医院才能生存得更好。
记者:有分析认为,相对于西医诊疗的较高收费而言,中医药收费低廉,中医院不可避免要“以西医养中医”、“中医西化”。您认同这样的观点吗?
吕玉波:我一直不同意这种说法。对于任何学科来说,其发展都要吸收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只要可以研究和发展中医,西医有用的现代科技成果也可以“拿来”为中医所用。不能就此认定是“以西医养中医”、“中医西化”。
记者:您还为医院引进了不少西医人才。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吕玉波:我们的理解是,中西医要在最高水平上融合,而不是单纯的西药+中药、中医疗法+西医疗法。我们引进西医人才时,要看对方的业务能力,更要看对方是否渴望中西医融合,决不是为了靠西医“贴补”收入。不要总去想靠西医增加医院经济收益。
记者:不想就没有经营压力了吗?
吕玉波:经营压力当然有,只是个排序的问题。放在首位考虑的应是我们能提供的产品——疗效更高的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