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 君 通讯员 柳 晔□
玉树地震过去一年了,记者再次踏进设在州体育场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在一排排过渡板房间穿梭的身影曾经那样熟悉,然而其中再也没有了院长韩慧瑛的身影。
2010年8月23日,48岁的韩慧瑛永远离开了自己深爱着的事业和亲人、朋友。但是,在家人和同事们的感觉里,韩慧瑛从不曾离去。
2010年4月15日,记者在玉树州人民医院的废墟上采访过韩慧瑛。
地震前,她正在青海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因长年累月地超负荷工作,她的身体每况愈下,过敏性紫癜、高血压、心脏病、黄疸性肝炎、腹水,使她无时无刻不在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我是医生。这个时候,我应该回到自己的岗位上。”这是韩慧瑛在获知地震后说的第一句话。随后,她毅然出院,奔赴抗震救灾一线。
一切为了患者
远山近野,雪山草原,美丽的玉树一如童话般的世界。韩慧瑛在这里生活了48年。17岁从医,已届中年的韩慧瑛几乎将自己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
2010年4月14日22时,韩慧瑛进入结古镇体育场地震受灾群众安置点。这里密密麻麻地坐满了成千上万无家可归的人。当韩慧瑛和受伤群众的目光相遇时,她流下了眼泪。
在地震救援最艰难的时候,也就是在她离开这个世界前的50多天里,白天,她奔走在废墟上,监督卫生防疫,对接援助单位,安排物资分发。夜间,同事们一次次看到面颊浮肿的韩慧瑛挂着点滴,蜷缩着身体躺在病床上,咬牙强忍腹部疼痛。
同事们说,即使在平时,她也总是每天忙于诊疗和业务。作为学科带头人,她组织全院职工开展普查全州儿童健康工作,研究高原性儿科疑难重症,建立地区儿童健康网络,填补了玉树儿童健康数据的空白;作为院长,她一次又一次启动着改革和创新的引擎,使州医院开展了一项又一项新技术、新项目。经过她的多方奔走,地震前,医院门诊部扩建了,住院医技综合楼盖起来了,高压氧舱落成了,全州第一台DR运行了……
党旗高高飘扬
在灾区的废墟上,不少人曾对韩慧瑛说:“韩院长,像你这种情况,能来这里已经很了不起了,不要命地干,累垮了自己要受大罪的。”对此,韩慧瑛不作回答,只是笑笑。在来灾区之前,她就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作出了选择。
2010年4月14日,在赶往玉树的路上,韩慧瑛通过电话给医院布置了5项紧急任务:紧急通知全院职工立即返回岗位;紧急疏散院内患者、家属和职工;紧急成立医疗组、护理组、药品器械运送组、配药组、后勤保障组、遗体转移登记组、“120”通道组和职工伤亡统计组等10个小组;紧急展开抢救伤病员工作;紧急成立医疗救援队,奔赴赛马场、体育场等受灾群众安置点。
当天22时多,韩慧瑛赶到州医院,和朝夕相处的同事们聚集在一起。略带干涩的寒风吹过空地,手电筒射出刺眼的光束,大家哽咽着抱在一起,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在韩慧瑛的组织领导下,救治伤员的工作有条不紊地紧张进行着。安置点上,星星点点的灯光闪烁,重症伤员的会诊在夜里进行。到了凌晨2时,拖挂卡车喇叭声划破了灾区的夜空,第一批救灾帐篷运到了,韩慧瑛和大家一样喘着粗气,卸下救灾物资,抢时间在空地上搭建帐篷,小心翼翼地将重伤员抬进去。这一切完成时,已是15日清晨,韩慧瑛继续穿行在医疗救助区里,安排转运伤员的路途药品供应,还不时向家属讲解注意事项。
第二天正午时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了灾区,州医院将援助物资陆续登记入库,没有任何损失。不仅是伤员,连大多数受灾群众都分到了帐篷,一家人可以领到几床被子,饼干、罐头、火腿肠、矿泉水等食品供应充足。她告诉身边的医护人员:“我们虽然失去了很多,但绝不能失去希望。”
截至4月18日上午,州医院共救治伤员3000多人,安全转运100余人。护士长汇报说,伤员数量趋于平稳,大家情绪相对稳定,韩慧瑛长出了一口气,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同事们说:“最艰难的一段路,我们挺过来了。”
接下来,韩慧瑛会同医院班子成员开始对医院的整体受损情况和职工家庭及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以便为灾后重建拿出一份翔实可靠的材料。那些天,她无数次爬上危楼,直到被两名护士强行扶走并安排在救护车上休息。
她累倒在救灾现场
在灾区的日子里,韩慧瑛好像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正在接受治疗的重病患者。部分职工家中亲人不幸离世,大多数职工无家可归,她去走访、去慰问,细声慢语地劝慰同事们;饮食、住宿存在问题,她组织人员在院内设立简易食堂,把帐篷、棉被等物资分发给患者、家属和职工。人们想不到的是,拖着病体的韩慧瑛在狭小、拥挤、冰冷的救护车里工作和生活了几十天。
州医院与济南军区方舱医院要实现对接,她协调人员、设备、药品;落实第一批灾后重建项目,她强忍病痛,征询设计方案,安排项目用地,连日操劳、不停奔波。
随着时间推移,韩慧瑛实在是挺不住了。2010年7月3日,因多种疾病并发导致昏迷,她被转往青海省省人民医院,院方下达病危通知书后,又紧急转送北京接受治疗。
8月13日,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的她,委托家人向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甘肃舟曲灾区捐款1000元。丈夫默默地按妻子的要求,做了她最后要做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