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宋 欢□
头顶蓝天白云,脚下绿草茵茵……这是不少人所向往的川藏高原,然而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西北部的草原上,有一个国家级红旗鼠疫监测点,一支鼠疫监测工作队在海拔近4500米、荒无人烟的草原默默守候。
“往家里打电话就得爬到半山腰才可能有信号。”常年在监测点负责鼠疫监测、检测工作的甘孜州石渠县疾控中心副主任谭文明指着工作站对面的大山告诉记者,有时候天气不好,还得骑一两个小时的摩托车到最近的乡镇上才能打通电话,“再加上这里经常没电,手机大多数时候都没法用”。
2010年,原本在甘孜州一个乡镇上做医生的谭文明调到了石渠县疾控中心,负责实验室检测,紧接着每年的5月~9月,谭文明和他的5名同事组成的监测团队就要到鼠疫监测点开展鼠疫监测工作。
石渠县鼠疫防治工作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主要针对旱獭。1997年,由多地防疫站工作人员组成的防疫队在旱獭身上分离出鼠疫杆菌。2000年,由国家鼠布基地牵头,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等地防疫站在石渠开展大型科研调查;同年,石渠县被确定为青海田鼠鼠疫自然源地,于是成立了国家级鼠疫重点监测点。自2001年起,按国家级鼠疫监测点方案要求开展鼠疫监测工作。
“监测点的工作人员主要分为流行病学调查队和实验室检测。”谭文明说,流调队主要负责野外捕鼠取样,在2500平方米的范围内均匀布上300个捕鼠夹,然后在一边等着老鼠光临,一旦有老鼠被夹住了,就要取下来,抽取老鼠的眼动脉血,数老鼠身上的虱子,为后期分析和实验室检测提供样本。
监测点上参与流调工作的李光军告诉记者,每年的5月~9月是高原上最好的季节,他们平均每三四天就要外出捕鼠,穿上野外防护服,一出去就是一天。
“你们看照片会觉得很漂亮,蓝天白云下穿着白色的防护服,其实那是最热的。”李光军说,高原气候瞬息万变,在野外工作的时候防护服不能脱,天气好的时候,只能憋在里面出大汗。
与流调队工作不同,实验室检测工作由谭文明一个人负责。“这个实验室只能我一个人进去,里面储存有从患病老鼠身上分离出的鼠疫杆菌。”谭文明指着身后破旧矮小的平房对记者说,每次进实验室要穿两层防护服,戴36层口罩才行。
顺着谭文明的指引,记者看到,实验室门前的挂钩上挂着几件白色棉质防护服,因为长期换洗已经泛黄,12层、24层的口罩挂在一旁,挂钩下整齐地摆放着雨靴。“这就是我们的防护装备。”谭文明说,“不仅进实验室前要做好防护,在出实验室时也会全身消毒,我们用的还是比较老的方法,用消毒液喷一身,出实验室就差不多全身湿透。”
试管、酒精灯、封箱摆放在桌子上,透过实验室的玻璃窗,记者看到里面的设备,与医学院校、研究所的装备有着很多不同。
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生活工作环境简陋,是这个监测点的客观现状,但为了群众的健康,这支监测队伍一直坚守。“我不是一个好儿子,也不是一个好丈夫,更不是一个好父亲。”家住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的谭文明捏了捏自己的嗓子说,“对家庭,我有太多亏欠,但一家人都很支持我,他们是我坚实的后盾。”
据了解,石渠县在1999年后,鼠疫杆菌仅在老鼠身上发现,人群中从未出现鼠疫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