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道安日前从天津市卫生局获悉,今年,天津市将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以全面强化基层卫生服务功能作为重点工作,筑牢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天津市确定,今年要全面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大力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在村卫生室全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农村居民在村卫生室看病就医实现药品零差率,基本医保费用按规定即时结算;建立健全以绩效工资制度为核心的人事分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乡村医生的积极性。
天津市明确,全面推进区(县)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完成区(县)监督、妇幼等公共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任务,建立健全高血压、脑卒中、精神疾病等慢性病防治体系。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建立家庭责任医生制度,将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与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系统管理结合起来,实行主动服务,送医、送药上门。开展社区首诊制度试点,探索建立分级分类医疗制度。将“国医堂”建设由城区向农村地区拓展,完成全市40%乡镇卫生院中医“国医堂”建设任务,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