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平安 葛云峰 特约记者 焦晓宁□
2月中旬,陕西省召开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大会。会议印发了省政府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政策文件,其中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是改革重点。方案以该省2011年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收入为基础,按照“取消多少、补偿多少”的原则,由省、市、县三级财政给予足额补助。
据悉,此前该省多地都在积极探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也是多地探索的重点。而开展这项试点工作整一年的咸阳市彬县,是做得比较规范和效果比较突出的。
患者能不能留在县里是改革成败硬指标
彬县地处咸阳市西北山区,人口34.8万。2010年,县财政收入1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21元,经济指标进入陕西十强县。2011年,该县对卫生的投入达到5391万元,较2008年的1646万元增加了3745万元,增幅达228%。
实行药品零差率后,彬县对医疗机构的补偿办法是: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人员工资津贴,全部纳入财政全额预算,零差率销售由县财政按实际销售额的15%补齐,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维护等费用由县财政列支。卫生院实行定额补偿,中心卫生院每年35万元,一般卫生院按服务人口补贴25万元或15万元。村卫生室每室每年不少于6000元补贴。医疗机构的历史债务由县财政统一打包,逐年偿还。县医院、县中医院CT、彩超等大型设备检查费下调35%,下调部分由县财政按实际费用给予补偿。
彬县卫生局局长席坤谋说,所有举措的出发点都是最大限度把患者留在基层,这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败的硬指标。现在,对药品费和检查费实行双控制,病人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就医需求得到巨大释放。
彬县人民医院院长包小勇告诉记者,2011年运行下来,全年药品没收患者一分钱,但和2010年相比,门诊量增长7%,住院量增长16.5%,业务收入3561万元,同比增长了24%。其中,县财政对基本药物补助343万元,CT和彩超检查费补助140多万元,人员工资1200多万元。这样下来,医院2012年的账上用于发展的资金是200多万元,是历年来结余情况最好的。“新的运行机制相当于薄利多销,上有财政补助、下有患者增长,尽管还有很多问题和细节需要解决、完善,但是我们感觉还是有盼头的。”
2011年年底,彬县全县门诊次均费用为34.25元,住院次均药品费用为697.58元,与2009年同比双双下降35%以上,全县医疗机构平价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由2009年的66.3%下降到43.6%。
“三统一”确保零差率药物站稳脚跟
为了确保拿上财政补贴的县级公立医院100%用上零差率药物,陕西省要求每个县成立县级药品采购结算中心,对县级公立医院所需药品进行网上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彬县药品采购结算中心于2010年12月成立,目前已经成为全县药品使用和监管的“神经中枢”。
2月22日,记者到访时,该中心前一天刚刚通过陕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给咸阳市医药工业集团总公司支付了一笔250万元的药款,其电汇凭证后附有包括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所有卫生院共24家医疗机构的药款细目。
席坤谋告诉记者,成立结算中心之前,配送公司和24家医疗机构一对一结算,拖欠药款的现象时有发生,双方都有充足的理由,医院就会以此为借口不用零差率药物。现在各家定期把药款划拨到结算中心,由结算中心统一支付。“结算中心隶属卫生局,是行业管理人,且卫生局握有医疗机构公卫资金等费用的考核拨付职能,因此医疗机构不会拖欠卫生局的钱,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基本药物不折不扣的使用。”
彬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张科民说:“以前到办公室找院长的10个人中,有七八个是搞推销的,现在绝迹了。2011年全院销售药品400多万元,没挣老百姓一分钱,政府补了60万元,医院101名职工的工资绩效都由政府考核发放,现在当院长就是集中精力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席坤谋说,以前,全县的用药量、用药品种、药品质量基本上是一笔糊涂账。现在,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用药都通过结算中心的信息系统,每一片药品的来龙去脉都一清二楚,全县不仅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走这个渠道,非目录内的药物也必须通过这个渠道才能进入医院,目的是消除医药公司的销售代表在临床活动的市场空间。
高价卖药最高罚款50万元
席坤谋说,以前,医疗机构从非正规渠道购进药品,管理部门除了罚款没有其他办法。现在,结算中心人员定期到各医疗机构药房查账对货,一旦发现违规现象,要作为案件来处理。其中,如果在统一配送企业以外的药品经销企业购进药品,取消单位及单位负责人、药剂科负责人年终评奖和评先进的资格,扣罚全年奖金。如果药品销售价格高于购进价格,对院长进行训诫,撤销药剂科负责人职务,县级医院一次性罚款50万元,院长罚款2万元;乡镇卫生院罚款10万元,院长1万元,扣回全年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各项补助款项。
为了增加基本药物制度的透明度和影响力,结算中心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在办公室门口制作了一个大幅电子显示屏,不间断滚动显示所有基本药物的价格,这种向全社会公开的价格公示形式也对医疗机构零加价销售药品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结算中心二楼办公室桌子上的8台电脑里,记者随机打开了县医院、新民卫生院、义门卫生院、西坡卫生院、炭店卫生院等机构的购药计划,药品单价、数量、金额、审核、配送等情况一目了然。中心主任郭海峰说,全县498种基本药物中,价格高于市场价的只有30几种,绝大部分常用药物价格下降十分明显,例如80万单位的青霉素,以前单价没有低于0.45元的,现在是0.34元。
改革走过一年,席坤谋认为,这还仅仅是拉开了序幕,继续改革还有巨大空间,比如人才问题。“没有好医生看病,别说免费,就是倒贴,老百姓也不干。人才的闸门打不开,这潭子水就活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