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清尘,寻救中国尘肺农民工兄弟大行动”活动启动仪式
20多年的井下工作换得的是一个坚硬的肺和一张纸还不清的债单,尘肺患者不由悲从中来
陈光见拿出口袋里随身带的药片,“平时我们是吃这些药。”
健康报网讯(倪丹 李春辉)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可以几天不进食,甚至十天、八天不饮水也能维持生命,但没有一个人十分钟不呼吸还能活。人们都习惯于平时顺畅的呼吸,然而,有一类人群,呼吸对于他们来说却成了一种“奢侈品”。
在中国农村,许多家庭没有经济来源,于是父子几人甚至整个家族几十号人在周边的矿山打工,高粉尘高污染的“世界工厂”为中国创造了巨大财富,然而长年吸入的高粉尘也造就数百万尘肺病人。10年之久的潜伏期后,尘肺病在中国开始爆发。中国尘肺病人中农民工超过600万,占80%以上,他们没有国有大企业职工的职业保护、医疗保障等相关配套体系,无法负担治疗费用,农民工兄弟徘徊在死亡边缘。
在甘肃古浪、四川乐山、江西修水等地,一个家庭几个儿子加父亲全部患上尘肺病的情况多处发生,常有父亲眼看着儿子被尘肺病夺去生命。有村庄一次性出现几十上百个尘肺病人,并且每年因尘肺病死亡人数会达到三四人之多。根据卫生部的报告,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9970例,其中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例,尘肺病已成为中国最严重的职业病。
虽然罹患尘肺病的农民工不可逆地丧失了劳动能力,但是通过及时救助,至少可以治疗由尘肺病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保住他们宝贵的生命,重获顺畅的呼吸与政策的生活。为让更多湖南尘肺病患者获得救治,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合作,日前在湖南境内免费救助26名患尘肺病农民工,“大爱清尘”基金项目为每位尘肺农民工资助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治疗费用,超出费用由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承担。
“家里6兄弟中五个患有尘肺,其中一个死于尘肺,两个死于矿难”,石门县新铺乡羊子垭村的侯义泉艰难而痛苦地诉说着自己的不幸,2008年时他便被查出患有二期尘肺,因为家里经济困难,只能靠在当地买药来治疗,病情越来越严重,到现在已到了尘肺三期。“如果去医院治疗一次要几千元,家里负担不起,现在就是妻子和儿子去附近打工挣钱来支持这个家”,幸运的他被“大爱清尘”救助队找到,成为了这次活动第一批救助对象之一。3月9日,他被接到湖南职业病防治院,住进病房的他显得格外轻松,“到了这里,我觉得踏实了,爽快了,自己有救了。”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是国内规模最大职业病诊断治疗机构,是首批国家职业病临床重点专科、湖南省职业病诊断与治疗质量控制中心,是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合作的“大爱清尘·寻找救助中国尘肺农民工兄弟大行动”基金项目的定点医院之一。本次尘肺农民工救助活动,旨在唤起广大社会力量来关注农民工职业病群体,推动建立无责任主体职业病人的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