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孙国根)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哈佛大学合作研究的一项成果表明,东亚人容易出汗是其特有的一个基因变异所致,该研究对发现东亚人群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论文日前作为封面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杂志上。
该论文通讯作者之一、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金力教授介绍,研究人员发现一个被称为“EDAR370A”的东亚人特有的基因变异,使东亚人拥有更发达的汗腺,也更容易出汗。研究进一步发现,这一变异出现在3万多年前的东亚人群,它改变了东亚人祖先的汗腺和毛发的密度、粗细及牙齿特征。该变异具备与环境适应的生存优势,所以在人群中的比例迅速增加,最终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达到近95%。金力研究团队通过分析2500名汉族志愿者发现,具有这一变异的个体汗腺密度高了约15%,毛发更粗,而且牙齿形状也有变化。此后,哈佛大学的合作者通过动物研究证实,这一基因变异确实会影响汗腺和毛发发育。
金力说,东亚人的祖先3万多年前来到东亚时,最先到达东南亚。正是由于出汗能力的提高,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湿热环境而生存繁衍。所以,这一基因变异是东亚人类适应新环境的产物,也正是产生当代人群间差异的重要机制之一。该研究揭示,单个基因变异可以同时影响人类的多个形态特征。所以,为数不多的基因变异可能会导致东方人与其他人种的形态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