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2012年是“十二五”医改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公立医院改革从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进的第一年。北京市作为首善之都,按照“百姓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院发展添活力”的总体原则,选择5家大型公立医院试点推进两个分开(即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建立三个机制(即法人治理运行机制、财政价格补偿调控机制和医疗保险调节运行机制),公立医院改革从以服务创新为重点的浅水区探索进入了以医药分开为突破的体制机制改革深水区。目前,各项改革措施正在逐步落实,改革效果初步显现。现将该市经验刊发如下,供各地参考。
北京市“四个率先”破冰医改新政“亮剑”成效初显
北京市围绕“让困难群众看得起病,社区看得了病,大医院看得上病”的目标,通过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支付方式、创新服务管理等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市属大医院次均住院费用10年来首次下降,平均住院日有望首次降至10天以内,个人医疗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三年前的30.5%降至24%,城乡个人就医负担比例较三年前平均下降20%以上,医改目标已阶段性实现,主要表现为“四个率先”。
一、率先在取消以药补医机制上取得突破
按照“患者负担不增加、医院收入不减少、政府能承受”的原则,采取对医院收入总量平移、结构调整的方法,7月1日起在友谊医院率先试点医药分开,取消医院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按照不同级别医师收取42、60、80、100元医事服务费,医保定额报销40元。
截至7月底,该院出现了药占比、次均费用、医保患者个人负担“三降”的成效。一是总药占比从56.46%降至46.73%。二是医保患者每人次医药费用从449.97元降至381.51元,减少68.46元(下降15.21%);次均药品费用从344.42元降至241.02元,减少103.4元(下降30.02%)。三是医保患者门诊次均个人负担费用从6月份的131.9元降至105.9元,减少26元(下降19.71%)。
二、率先在付费制度改革上取得突破
自2010年7月进行总额预付和按疾病相关组(DRGs)付费制度改革以来,各试点医院医药费用明显下降。今年上半年,在总额预付制度改革方面,友谊医院、朝阳医院、积水潭医院和同仁医院4家试点医院医药费用呈现“三降”,一是门诊次均费用可比价格减少15.1元,下降3.5%(三级医院平均上升1.8%);二是次均药费减少1.3元,下降0.5%(三级医院平均上升2.7%);三是住院例均费用减少1384元,下降8.3%(三级医院平均上升552元,2.9%)。
在DRGs付费制度改革方面,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北医三院和人民医院6家试点医院中有4家医院的住院患者例均费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友谊医院下降了1204元,下降7.5%;北医三院、宣武医院略有上升,但总体均低于全市三级医院的上升水平。
三、率先在法人治理机制上取得突破
友谊、朝阳医院相继成立理事会,试点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主要任务包括建立理事会制度、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形成了医院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运行新机制,主要表现为一是决策有群众,医院理事会聘用社区居民、患者代表等外部理事,行使包括聘任院长在内的权利;二是执行由院长,院长负责执行理事会的集体决策;三是监督靠政府,市医管局派出监事,对医院的运行和管理进行监督指导。
四、率先在服务管理创新上取得突破
在继续开展预约诊疗、优质护理、双休日门诊等服务创新工作基础上,着力抓服务效率提高、抓优质护理内涵发展、抓分级就诊模式的建立。
(一)全面开展预约挂号。全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114”全面运行,66家三级医院和11家二级医院接入平台,已有94.6万人在平台注册,累计投入号源430万个,整体预约就诊比例达40%以上。实现了“103”,即1个电话号码和预约网站面向公众提供预约服务、预约服务零收费、3个月预约期。友谊医院试点使用“京医通”卡,为非医保患者取消预约挂号取号环节,实现了“先诊疗、后结算”,就医时间至少缩短10分钟。
(二)全面推开双休日门诊。全市已有41家地方二、三级医院和12家部队医院开展了双休日全天门诊,日均门诊量3.6万人次,占工作日日均门诊量的44%,部分专科医院已接近或超过工作日日均门诊量,公立医院就诊能力提高了近25%。
(三)全面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示范病区家属陪住率下降一半。友谊医院建立了护理岗位管理制度,明确了625个岗位标准,在岗位准入时打破护士学历、职称、工龄等限制,护士根据考核持证上岗,按岗取酬,调动了护士积极性。朝阳医院提出“一科一品”,突出了护理服务的专业特性,使住院患者享受个性化护理服务。
(四)全面实行统一标识。市医管局对市属医院门诊服务中心实行了统一标识,使门诊服务更规范、效率更高;友谊、朝阳医院实行挂号、收费的通柜服务,有效缓解了排队等候时间过长问题;北京儿童医院推行外科门诊及内科、眼科、皮肤科等科室不限号措施,平均每天增加就诊量100多人次;积水潭、友谊、肿瘤等医院实行“日间病房”,将部分诊断明确、临床路径清晰、操作相对简单的手术患者安排在日间病房诊疗,提高了服务效率。
(五)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建立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全市16个区县共20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28家大医院签订了转诊预约服务协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预约成功率达99%,基层就诊人次比例从5%提高到42%,有效分流了大医院就诊压力。在宣武医院等7家医院试点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建立科学规范的诊疗流程,有效利用专家优质资源。在友谊、朝阳医院试点与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区域共同体,实现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基层医务人员免费培训等目标。在北京儿童医院建立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市市属医院儿科提供转诊、会诊绿色通道,免费培训儿科医生,现已转诊患儿221名,培训儿科医生3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