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孙国根)历经3年多潜心研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管坤良、熊跃、雷群英率领的科研团队,终于找到清除肿瘤发生和恶化“微环境”的新机制 ,该研究有望为胰腺癌等早期诊断提供可能。近日,国际杂志《癌细胞》刊发了该成果相关论文。
乳酸脱氢酶A在多种肿瘤中呈高表达状态,它在人体内大量积累后,会产生代谢物乳酸。乳酸“跑出”细胞外,会制造出适合肿瘤生长的“微环境”,帮助肿瘤细胞转移、浸润、侵袭和恶化,使肿瘤细胞快速增殖,对肿瘤发生、发展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表象看,乳酸在起坏作用,但乳酸脱氢酶A才是肿瘤发生、发展的真正“帮凶”。数十年来,科学家对乳酸脱氢酶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是如何产生的,但对如何将其清除或削弱则束手无策。
管坤良、熊跃、雷群英率领复旦大学MCB实验室多位同学联合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医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系老师和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老师经过为期3年的艰苦攻关,率先在国际上找到了一种抑制乳酸脱氢酶A的“秘密武器” ——乙酰化修饰。
雷群英解释说,人体好比一个“战场”,细胞通过蛋白质来执行各项复杂任务,蛋白质就是直接上阵的“士兵”;乙酰化修饰就是将“赤手空拳”的蛋白质用乙酰“武装”起来,针对不同的“战场”,配备不同的武器装备(乙酰)。乙酰化对清除体内乳酸脱氢酶A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科研团队发现,乙酰化是从根本上控制乳酸脱氢酶A的重要调控开关。被乙酰化的乳酸脱氢酶A会失去大部分催化活性,其破坏作用被大大抑制,像一名“中枪”后失去战斗力的士兵,此时,体内其他辅助蛋白还会一鼓作气地把乙酰化的乳酸脱氢酶A的“尸体”拖到细胞溶酶体中去降解清除。
该科研团队与临床专家合作,通过对胰腺癌不同发展阶段样品的分析发现,乳酸脱氢酶A乙酰化水平在胰腺癌发生早期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这表明胰腺癌患者体内的乳酸脱氢酶A不仅拥有更强的催化活性,且因无法降解清除而在癌细胞中大量积累,帮助肿瘤细胞转移、浸润、侵袭和恶化。该研究提示,乳酸脱氢酶A的乙酰化有望在临床上辅助胰腺癌的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