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宋琼芳)10月26日,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临港地区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正式启用,并将率先实施医院管理运行新机制。这预示着上海新一轮医改进入深水区,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拉开大幕。
“5+3+1”工程是上海市最大规模医疗资源布点调整项目,其中“5”是指新建5家三甲医院,分别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浦东新院。据悉,前4家医院都将于今年年底前启用,并将率先试点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期望逐渐形成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发展模式。
据介绍,上海市将切实落实市、区两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等发展建设支出,经专家论证和有关部门批准后,纳入政府专项补助项目库,逐年统筹安排。4家医院的日常运行经费补助由市、区财政按照21比例分担。4家医院都不设置特需病床。
4家医院将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深化完善出资人管理制度。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作为出资人代表,行使4家医院所有权,将4家医院纳入统一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建立对经营者履行职责的激励和约束机制。4家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大宗物资、信息系统等,都由出资人代表组织集中采购。
4家医院将尝试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与总会计师委派制度,医院运行不再是院长一个人说了算。理事会作为医院决策机构,负责规划、预算、业务发展等重大事项决策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聘任。院长根据理事会决定,承担医院经营管理职责,行使医院的人事管理权、医疗业务机构设置权、中层干部聘任权、奖金分配权、年度预算执行权。新医院将全面实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严格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总会计师由出资人委派,负责监管医院整体财务运作。
4家医院将实行全员聘任制,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并实施医师多点执业。建立内部绩效考核机制,实行不直接与医疗服务收入挂钩的医院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和以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为基础的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探索建立医务人员收入的合理增长机制。
据悉,“5+3+1”工程是指,在郊区分别新建5家三级医院,将3个区(县)的中心医院提升为三级医院,将1家区级医院扩大规模、迁址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