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友谊医院后,北京第二家大型公立医院——朝阳医院也启动“医药分开”,9月1日起取消15%药品加成,以及挂号费、诊疗费,并设医事服务费。这既遏制了医院多卖药,让患者得到实惠,又保障了医院收入,医务人员受鼓舞。调查显示,患者对两家医院的总体满意度均超过90%,显示北京公立医院改革初见成效。
5月18日,北京启动大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探索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建立财政价格补偿调控机制、医疗保险调节机制、医院法人治理运行机制。最引人注目的是取消“以药补医”,实施“医药分开”,这是公立医院改革推行3年来,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力度最大的举措。此前,北京市成立医管局,负责“办医院”,卫生局则“管行业”,在“管办分开”上迈出实质性一步。
7月1日,友谊医院作为综合改革试点,率先实施“医药分开”,1700种药品全以“进价销售”,医院和药品收入脱钩。医药分开后,截至9月30日,门诊医保患者次均费用从450元降至384元,减少66元;门诊医保患者次均药费从344元降至246元,减少98元;医保患者自付部分从176元降至105元,减少71元。
朝阳医院紧随友谊医院试点医药分开。近两个月来,门诊医保患者次均费用、门诊医保患者次均药费、医保患者次均自付费用分别减少40元、73元、78元。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朝阳医院收取医事服务费,标准与友谊医院相同:门诊普通号42元,副主任医师60元,主任医师80元,知名专家100元,医保患者每人次直接报销40元。
此次改革试点最重要的目标,仍是探索建立有利于公立医院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法人治理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友谊、朝阳医院均成立理事会,产生新的院长执行团队。今后医管局将建立监事会,向医院派驻监事,委任总会计师,形成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对医院内部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与公益性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工资动态调整和薪酬分配制度。
医保付费调节机制包括总额预付和按病种分组付费。北京科学确定医保定额指标,明确超出费用由医保基金和医院按比例分担。今年上半年,总额预付试点医院门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3.8%,住院次均费用下降8.3%。
财政价格补偿调控机制改革方面,落实财政6项补偿政策,建立与绩效考核挂钩的财政补偿机制。下一步,继续推进药品、耗材流通领域改革,建立联合招标和价格谈判机制,挤出不合理的价格水分。同时,发展现代物流配送,压缩流通费用,降低药品和耗材价格。
据了解,北京明年将在市属三级医院推广医药分开,建立医疗、康复、护理相衔接的医疗服务链,推进大医院带社区,鼓励社会办医,吸引国际顶级医疗资源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