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运西□
11月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会议同时指出,要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科学评价为核心,以促进人才开发使用为目的,健全职称制度体系,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创新职称评价机制,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
早在2014年,中国人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就已跃居世界第二位。遗憾的是,这其中不乏粗制滥造、抄袭造假的文章。就在几天前,媒体报道巴西一本鲜有学术影响力的期刊,去年发表了超过1600篇中国医疗从业者的论文,占这本期刊全部文章的七成,其中大量文章涉嫌抄袭造假。从这股风气背后,不难看到职称评定与发表论文数量挂钩的痼疾沉疴。
职称评定本是通过一些客观、严格的标准,考察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研究成果,从而激发其创造力和竞争力。然而,当前职称评定的实际情况显然已经偏离了本意。在不少人看来,职称带来名利的权重可能要远多于责任和担当,加之职称常与工资待遇、职务晋升、项目申请、社会声望等捆绑起来,人们有时不得不放下更为重要的工作,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职称评审要求的“硬件”上,甚至舍本逐末,为发论文评职称不惜采取“非常手段”。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职称评定甚至演变成关系和权力的较量,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因此伤透了心。
这些现象说明,评职称已经难以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反而成为专业人才眼中的“鸡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优质人才资源的错配和可贵智识力量的误投。此次深改组提出,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就是要探索建立灵活、符合不同专业的评价体系,让评审更能对接岗位需求。
对从事科研、教学、医疗等工作的专业人才来说,确实需要一把尺子来度量他们的工作水平。但是,这把尺子不该承载太多专业以外的东西,也不该不分情况“一刀切”,固化、僵硬的标准只会束缚人才,导致活跃的生产力无法释放。实际上,每个单位需要的人才不一样,一个单位在不同时期需要的人才也不尽相同,人才评定本就应该多元化,让不同的人才都能走上适合自己的道路,才能最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职称制度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曾经在甄选人才、评定人才方面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如今,这一制度的短板已经越来越受到诟病,由它衍生出来的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改革已是必须。但光靠在职称制度上“打补丁”,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职称制度改革,是整个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部分。单兵突进不仅影响效果,甚至可能带来其他问题。比如,一些公立医院想尝试改革人事编制,却担心让医院失去吸引力,陷入人才洼地,削弱竞争力。所以,还是应从整体上采取“量体裁衣”的大动作,通过配套改革等全盘设计,搅动人才合理竞争和积极创新这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