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是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实践能力、自觉行动。”卫生部医管司司长张宗久在谈到学习十八大报告的体会时说。
当前医改进入“深水区”,改革难度不断加大。将党的十八大视为凝聚改革共识的新起点,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成为卫生行业的共同期盼。
■不动摇:改革仍需延续深化
“科学发展和改革创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改革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十八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卫生局副局长刘俊芳说,3年前医改方案出台时,恰逢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不仅没有减少医疗卫生支出,反而大幅度增加投入,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和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扩大投资、振兴经济的重要领域,把降低群众医疗卫生负担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战略性选择。3年时间里,医改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虽然还面临各种挑战,但经过多年实践,坚持科学发展、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信念已深入人心。
十八大代表、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说,10年时间里,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为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我们为什么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正是因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样,在深化医改的道路上,我们也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考虑到我国医药卫生投入相比世界许多国家仍然较低的现实,必须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事业,保证质优价廉的基本药物充分供应,最大限度地降低群众就医成本。同时,应继续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促进大型中心医院与基层医院结成姊妹关系,把一些技术过硬、百姓信得过的医生适时派到基层、社区,使基层有能力分流更多患者,从根本上让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张宗久认为,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针对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围绕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战略全局上对我国改革发展作出规划和部署。就公立医院改革而言,当前改革仍是对既往改革发展的延续和深化,接下来重点要完成三项任务:完善和发展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宏观资源配置体系,形成国家和区域性医疗中心,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在服务体系内部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完善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微观分配机制,建立竞争性的人事制度和激励性的分配制度,提高医院支出中人员经费支出的比重,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保对公立医院的激励约束机制。他认为,改革将推动公立医院转变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管理模式,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转变投资方向,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转向扩大分配,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
■不懈怠:无惧“改革深水区”
“启动医改后,国家密集出台了许多改革措施。作为医改的主力军,医务人员承担了很多改革任务,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疲惫和麻木的心理。十八大报告提出‘不懈怠’,正是提醒大家要保持改革初期的锐气、信心和热情,巩固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北大人民医院院长王杉说。
医改要顺利闯过“改革深水区”,不仅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先行者选好改革突破口,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近年来,北大人民医院在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志愿者服务进医院以及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资源整合、成立医疗服务共同体等方面都做了不少“敢为人先”的探索。王杉表示,这些改革一直在坚持,更在不断深化。“改革的成果还比较脆弱。我们不仅不能松劲,还要定期对改革措施进行梳理,及时总结哪些是要坚持的,哪些是不适合的,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
在大医院试水医药分开,成为2012年北京公立医院改革的最大亮点。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教授高星说,改革是按照“患者负担不增加、医院收入不减少、政府能承受”的原则实施,对医院收入进行总量平移、结构调整,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设置医事服务费,让80%以上的普通门诊患者减轻负担,同时合理体现技术劳务价值,引导患者分级就诊。(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高星表示,在大型公立医院,如何兼顾自身发展和患者需求已成为最大的课题。北京今年启动的法人治理运行机制改革,正是为了探索一种管理机制,让公立医院花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后,医院的工作机制会随之发生改变,医院理事会要聘用外部理事,特别是要吸收社区居民参加,使医院在重大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发展,还要突出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通过法人治理结构的变化,使医院形成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运行新机制,激活医务人员的劳动热情,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医院不再追求创收,而是要求医务人员增加服务数量、提高质量,并开始研究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不折腾:不急功近利不仓促上阵
如果说不动摇是方向问题,不懈怠是态度问题,那么不折腾则是能力问题。谈到学习十八大报告的体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于德志认为,推进医改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科学决策的能力。如果不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凸显政绩而急功近利,那么只会造就无法使百姓真正受益的形象工程;如果遇事不做调查研究、不做可行性分析、不计算发展成本,就不顾条件仓促上阵,也只能成为浪费公共资源的瞎折腾。
于德志说,以科学发展的要求来衡量医改,医改就必须综合协调,改革效果必须多方共赢。比如,有的地区在改革中过多关注医疗费用控制,却没有把医疗服务质量放在首位,而服务质量和费用控制必须同时推进,没有质量的控费是毫无意义的,这就需要支付方式改革和临床路径管理的同步推进。再如,改革在维护群众健康利益的同时,也必须保障好医务人员的合理利益,如果用牺牲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去换取公益性,那么改革则是不可持久的。虽然单独看每项政策都不错,但如果不能很好地配合,改革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相互抵消。
于德志说,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支付方式,应该针对不同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机构实行不同的支付方式。传统的支付方式是按项目付费,容易滋生过度医疗,而患者和医保则承担了所有经济风险;而在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制等新的付费方式下,经济风险开始发生转移,过度医疗成为医院的成本。其中,总额预付制是将全部经济风险都压给医院承担,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医院减少服务提供,增加医疗风险,必须慎重使用。
推进改革不仅需要科学的决策,还需要科学地组织实施。于德志表示,中国之大,地区差异十分明显,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尤其涉及民生问题的改革,更要把握好节奏,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卫生事业也不例外,应时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