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平安□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形成大医院和社区两级诊疗体系,是医改中破解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困境,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有些地方在改革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过于死板的管理办法束缚了基层医务人员的手脚,限制了他们主动开展业务的积极性,一些机构有重新回到大锅饭的倾向。一边是医务人员为了挣死工资“混”日子、应付差事,一边是群众的慢病管理、家庭病床、健康教育等需求得不到满足,医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值得关注。
2012年3月、4月,不断有读者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反映他们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现的新问题,包括政府投入不到位,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过于死板,人员工资屡屡被扣,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陷入停顿等。这种集中反映引起了本报新闻中心的重视,其中,来自成都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反映数据翔实,机构面临的困境格外严峻,新闻中心决定派记者赴成都实地采访。
在成都,记者对实行两种管理办法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对比。一种是青羊区还没有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种是武侯区已经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机构,发现两者的机构运转情况、业务开展的幅度和深度、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干劲都截然不同。
成都实地采访回来后,记者又请教了业内专家。专家提出,当前一些地方的改革措施是管得多,给得少;取得多,补得少。药品零差率销售、诊疗费下降,这些都是拿掉的收入,财政应该相应地拿出补偿来保障机构的运行。但很多地方改革措施推了,补偿却没有跟上。
2012年5月4日,本报每周看点版刊发了记者采写的《成都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中心饿趴下了》,稿件如实反映了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临的困境,引起了行业内的关注。一位基层医生在网络跟帖中写到: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听听基层工作人员的心声,做到工资拨款明细合理化。在不久前卫生部于上海市召开的全国社区卫生工作会上,中国社区卫生协会负责人邀请记者再次到成都采访,继续关注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