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 龑□
回放
2012年,推进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不断推出——
5月,卫生部连发两个文件,对地方主管部门审批民营医院级别作出规定,社会资本可以按照经营目的,自主申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8月,卫生部等5部委印发《关于做好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尽快制定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发展医疗机构的实施细则,落实各方面政策。
8月30日,北京市首次发布针对社会资本办医的鼓励政策,被业界称为“京18条”。
10月,国务院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在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足够空间,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要达到医疗机构总数的20%左右。
专家点评
■实现民营医院发展规划任务艰巨
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民营医院数量为9314所,同比增长20.35%。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说,2012年,尽管民营医院还处于量变阶段,但已经进入质变的启动期。“最大的亮点是上海禾新医院的举办和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的开业。”庄一强说,禾新医院是目前为止国内唯一一家境外独资医院,嫣然天使儿童医院是中国首家慈善儿童医院,符合国家提出的“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境外优质医疗资源、社会慈善力量、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
庄一强对《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要达到医疗机构总数20%左右”的目标,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他列举数据解释说,2011年,民营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占比为9.1%,床位数量占比为12.45%。“即将过去的2012年,公立医院的床位增长量远高于民营医院,利用3年时间实现民营医院的床位数和服务量翻番的任务十分艰巨。”
■引导社会办医度过“政策迷茫期”
庄一强分析,缺乏顶层设计、公信力有待改善及服务能力不高三大因素制约民营医院发展。顶层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民营医院的定位、投资主体、民营与公立医院的比例、法人属性、事业与非事业编制的二元体制等问题。“在现有市场中,政府应该让出哪一部分还没有清晰概念,社会资本最感兴趣的高端市场和慈善医疗市场还未能找到切入点。”庄一强说,目前民营医院在医疗市场占有的份额还很低,远远不能与公立医院抗衡,“我认为理想的比例是公立医院占60%左右的份额,民营医院达到40%左右”。
“尽管社会资本办医发展很热闹,但是除北京、温州等一些地方有实质性举措外,很多地方对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庄一强说,期待各地在鼓励社会资本办医“58号文”(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商务部、人社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细则,使社会资本办医顺利度过“政策迷茫期”。
卫生部规定,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允许办营利性的,也允许办非营利性的。“以往对投资的限制取消了,投资人可以更多按照自己的意愿、社会的需求和不同的市场定位来决定提供什么样的医疗服务,但政府应加强对社会资本办医的监管力度。”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周子君教授说,“我并不担心社会资本办医能不能发展起来,我担心的是未来5年~10年,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有了一视同仁的竞争环境后,公立医院该怎么发展。”
进展
卫生部和商务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允许香港和澳门地区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以独资形式,或与内地医疗机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合资或合作形式设置医疗机构。
前不久,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温州市为全国首个社会资本办医试点城市。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包括一个总纲和11个配套子方案的“1+11”改革实施方案。北京市也正紧锣密鼓地制定社会资本办医的实施细则,并将于近期公布。北京市卫生局在新“三定”方案中特别增加了社会资本办医处,强化社会资本办医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