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市最大规模的一轮医疗机构建设,通过3年多的努力,这项民生工程于2012年年末完工,嘉定、宝山、闵行、浦东等偏远郊区从此有了三甲医院。新院开张以来,当地患者的就医感受如何?近日,正值坐落于嘉定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开张“满月”之际,记者前往该院探访,听一听患者的声音。
大医院开到了家门口
瑞金医院北院住院部B病区,520床的周阿英家住南翔镇。今年已80岁的她有20多年糖尿病史,左眼因并发症而失明。随着年龄增长,血糖不断升高,今年1月11日,经地段医院医生介绍,周阿姨来到这里就诊。
周阿姨的女儿张女士告诉记者,为给母亲看病,多年来他们常常往返于市区与郊区之间,每次都“累得半死”:天不亮就出门,换乘3次公交车到市区大医院,还得排长长的队,在“摩肩接踵”的病人与家属之间挤来挤去,回到家天都黑了。“前两年,有一次也是因为母亲血糖升高需要住院观察,我们就在瑞金医院等床位,可是总院病房人满为患,一等就是两个星期,急坏了我们。”
这一次在瑞金医院北院的就医经历,彻底颠覆了周阿姨母女俩以往的“经验性判断”。当南翔地段医院的医生告诉他们“瑞金医院在嘉定区开了分院,可以去那里请专家好好看看”时,周阿姨还不信。一问地址,原来离她家很近,坐两站地铁就到了,“没想到大医院开到了家门口”!
未有过的轻松陪护
周阿姨的主治医生郁忠勤来自瑞金医院总院,随着新院落成,他与总院一大批医生一起来到嘉定“扎根”。郁忠勤为周阿姨详细检查并看过病史后,认为她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服用药物很随意,有时吃达美康,有时吃拜糖平,而且没有定期随访的习惯;二是“嘴馋”,喜欢吃面食,虽然知道血糖高,却管不住自己的嘴。“把血糖控制好最要紧,先住进来吧,我们会帮您调理的。”
郁忠勤为周阿姨开了住院单,张女士问:“要等几天才能过来住?”“不用等啊,今天下午就住进来吧!”郁忠勤回答道。
“母亲从没有过这么舒心的看病经历,我也从没有过这么轻松地陪护感觉——不是护士就是护工在照顾,我反倒很少搭得上手。”张女士说,母亲一天要打4次胰岛素,每次护士来为母亲打胰岛素的时候,总会仔细地教张女士,以便将来可以自行操作。周阿姨一天要测7次血糖,每次护士都是那么耐心、温和。
新院专门配备营养师,为患者设计科学又美味的营养餐,每天都有A餐与B餐供选择,护士前一天就会来询问病人想吃什么。“早饭是两个小馒头约一两,外加白粥,搭配无糖肉松、酱菜,还有一个白煮蛋。午饭和晚饭菜式多样,每顿都是两素一荤一汤,荤菜有干煎带鱼、红烧肉、狮子头、清蒸鳊鱼、鳝丝、黑木耳炒鸡片等,素菜有芹菜、青菜、黄芽菜等时令蔬菜,汤有番茄蛋汤、冬瓜咸肉汤等。绝不会让人接连两天吃重复的菜。”谈及病号饭,张女士表示很可口。
记者看到,病房里的每个床位都配有免费的爱心椅,把折叠的椅子拉开,就是一张简易的床。“别小看这床,我们晚上陪夜有了它,再也不用蜷曲身子,睡得腰酸背痛,医院想得真周到!”张女士说,这一周里,她处处感受到医院的人性化措施:每个房间都有爱心轮椅,做检查时由护工推着去,家属很省力;每一幢楼的底楼大厅有巡逻的小电瓶车,只要病人一招手,电瓶车就停下来,把他们送到需要去的地方……
大大方便了郊区百姓
当记者问张女士可知道这次住院需要多少费用时,她先是有点茫然:“哦,我还真没算过。我只知道这么好的病房,一天只要45元,太划算了!”继而,她露出了微笑:“这里是公立医院,肯定按照政府标准收费,不会多收我们一分钱。关键是,我们对这里的医疗服务太满意了!”
1月22日,记者再次联系张女士,她说:“护士已经告诉我,母亲再过两天就可以出院了。我大致算了算,总费用5000多元吧,反而比以前便宜了10%左右。母亲有医保,我们只需支付很少的钱。母亲现在血糖控制得很稳定,出院后,我会定期陪母亲来随访。”
据上海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市4家郊区新建三甲医院开张后,大大方便了郊区百姓,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医疗业务量稳步增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六人民医院东院自去年10月26日试运行,截至今年1月10日,门急诊总量为41268人次,日均门急诊为565人次,出院1185人,住院手术535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自去年12月12日试运行,截至今年1月10日,门急诊总量为22937人次,日均门急诊量达882人次,出院245人,住院手术162例;瑞金医院北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自去年12月18日运营,截至今年1月18日日均门急诊量分别达到799人次与845人次。(记者 宋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