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乔 宁□
为保障千家万户的餐桌安全,许许多多的食品检验工作者默默坚守岗位,给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1月23日,在河北省唐山市疾控中心的理化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派忙碌景象:实验台上摆满了配方奶粉、茶叶、木耳、银耳等食品样品,实验人员正从中取样,加酸浸泡,为之后仪器检验做着样品前处理……
任务再重,也要确保结果准确
“检验30份样品中的铅、铬、汞、砷、黄曲霉毒素及40余种农药残留,大约需要5天时间。要想在春节前完成这一批共90份食品样品的检验任务,我们必须加班加点。”
唐山市疾控中心理化检验科科长孙仕萍说:“忙,是食品安全检验人员的工作常态。”
2010年腊月二十二下午,唐山市疾控中心接到省里电话,奉命紧急检验50份乳制品样品,“样品半夜送到,3天后报送检验结果”。
“由于从来没有承担过这样的检验项目,我们当即买来奶粉样品,连夜试验方法。仪器不停,人不休息。”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孙仕萍终于带领同事们按时完成检验任务。
去年4月“毒胶囊”事件发生后,为防止重金属铬用于食品加工,监管部门紧急布置对8大类食品进行检验。“我们需要检验糖果、果冻、肉皮冻等80个批次的食品样品。在上仪器检验前,样品必须处理成澄清、无色、透明的物质,去除掉有机成分等干扰因素,这个过程相当复杂。为按时完成任务,实验室的同事3天2夜没回家,白天、晚上连轴转,几位检验关键环节的操作人员甚至连续24小时没合眼。”
“去年,我中心承担了河北省5个市的瘦肉精检验任务。为让群众吃上放心肉,我们自己制备了瘦肉精的标准样品,在检验普通样品的同时,用一定数量加进标准品的阳性样品校准验证仪器的灵敏度,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同时,对检验出含有瘦肉精的样品,我们会进一步复检。” 孙仕萍坦言,检验加标阳性样品和复检问题样品的数据并不需要上报,缺少这两个环节也没人知道,他们之所以一直坚持做下来,“凭的全是食品检验工作者的良心”。
条件好了,水平更上一层楼
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光谱实验室、色谱实验室、常见化学毒物分析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设置完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等高精尖设备一应俱全……如今,唐山市疾控中心实验室的硬件水平位居全省前列,而在20年前,这些是孙仕萍想都不敢想的。
1991年,大学毕业的孙仕萍到唐山市卫生防疫站检验科工作。那时,实验室有的大多是价值一两万元的小设备,最贵的一台仪器是价值10万元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以检验食品和水中的重金属元素。一台原本可以开展添加剂、色素检验等多种分析项目的气相色谱仪,由于不易操作、已知的检验方法较少,性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那时,实验人员基本是应用最经典的化学原理,借助瓶瓶罐罐、滴管试剂,开展一些化学分析项目。即便如此,老一辈专家非但没有被有限的硬件条件所累,还摸索出多项行之有效的食品检验方法。时任检验科科长张文德教授发明的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的测定、食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等7项食品理化检验标准,均被写进了国标。
“近年来,食品中新的有毒有害因素越来越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层出不穷,只有配置高精尖设备,才能快速反应,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公众的饮食安全。”唐山市疾控中心主任王瑞福介绍,2005年,实验室的硬件条件有了质的飞跃。市政府不但投入4600万元给疾控中心盖了新大楼,而且斥资上千万元用于购置大型检验设备。
望着一台台价值上百万元的先进仪器,孙仕萍和年轻同事们一下兴奋了,“感觉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为建立起实验室仪器的全套试验方法,孙仕萍带领同事们辛苦奋战了将近两年。有赖于实验室条件的改善和配套试验方法的建立,唐山市疾控中心的食品检验水平显著提高,生物胺、丙烯酰胺、氯丙嗪及地西泮检验等难度较大的检验项目均已由其率先在省内开展。
最缺人才,希望检验队伍尽快壮大
“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共276个批次,2月20日之前报数据;猪肉、牛肉、羊肉和肝脏中瘦肉精、硝基呋喃及其代谢物的检测,共349个批次,6月20日之前报数据;虾中硝基呋喃、氯霉素的检测,共206个批次,8月20日之前报数据……”这是本年度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的专项监测任务,孙仕萍说,任务重、人手少的现实,一直令她和同事们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2009年年末,因子宫腺肌症恶化,医生建议孙仕萍摘除子宫,而她因“着急完成食品污染物的监测任务,没时间做手术”,选择了中药保守治疗。直到2010年5月,当血色素降到8.3克,“再降0.3克就将失去手术机会”时,孙仕萍终于住进了医院。然而,术后仅一个半月,她就不顾医生“建议休息3个月”的劝告,重返工作岗位。
“女儿的一日三餐都是她爸做,我从没给女儿开过家长会”,孙仕萍说,“这么多年,亏欠女儿的实在太多”。
理化检验科的两位副科长郭忠、王春光,是孙仕萍从别的科室“生挖过来的”。郭忠的妻子在外地读博,郭忠加班时只能把上初一的孩子接到单位。王春光的胃不好,经常是忙了一上午,中午吃不了几口舒坦饭,下午又得接着干。两人刚刚40岁出头,已经添了不少白发。
去年,唐山市卫生局为市疾控中心引进了3名硕士研究生,充实理化检验科的人才队伍。该科15名工作人员中,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到了20%,本科生比例达到33%。
然而,令孙仕萍最为困扰的问题依然是缺人。“年轻人至少要用三四年的时间积累经验,才能成长起来,但科里50岁以上的同志有4人,接近50岁的同志有两人,30岁~40岁之间已经出现了人才断档。”孙仕萍说,她急切希望理化检验科的人才队伍能尽快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