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潇雨 通讯员 郭 晶 罗国金 张 奎 黄琪渊□
在解放军总医院,有4位走过百年风雨的学科奠基人:老年医学专家牟善初、口腔医学专家周继林、胸心外科专家苏鸿熙、妇产科专家叶惠方。他们见证了民族的磨难和新中国的崛起,带着满腔赤诚,用精湛医术一心报国。他们在新旧两个时代的变迁中,始终坚守着医者的初心,诠释着医学的本源。
■穿越纷飞战火,不忘报国初心
“爷爷奶奶结婚的时候,如果爷爷留在美国当外科医生,收入很高。但他一定要回来,因为他爱自己的祖国。”中美混血的苏海鑫今年27岁,是苏鸿熙的孙子。平时说英文的海鑫,在爷爷的要求下认真学习中文:“爷爷教我背诗词,一寸光阴一寸金……他耐心、幽默、智慧,他每天必读《参考消息》,带着我一起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
1949年,苏鸿熙赴美国留学,专注体外循环的研究和应用,并和美国姑娘杰妮(婚后改名苏锦)喜结良缘。1956年,苏鸿熙进修完成后,谢绝了当地的挽留,带着苏锦回国。他们省吃俭用购买了两台人工心肺机,想带回国内,却引起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警觉。为躲过盘查,他们绕道伦敦,辗转6个国家,行程近10万里,历时52天,终于回国。有了这两台机器,苏鸿熙建起实验室,并于1958年6月26日,成功完成我国首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修补室间隔缺损。
这台手术的成功,背后还有另一位功臣,他叫牟善初,是苏鸿熙的大学同学。1957年,牟善初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心导管及心脏造影术检查,为这台手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由此开创了我国心脏内科诊断及心脏外科手术合作的先河。不仅如此,作为大内科专家,牟善初在血吸虫病的防治、严重肺部感染的抗生素应用、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救治等方面都造诣很深。新中国成立后,牟善初受命投入到华东地区抗击血吸虫病的斗争中。因地制宜提出一整套治疗血吸虫病方案,将毒副作用大的锑剂用量由21天减少到6天,挽救了千万人的生命,并为国家培养出了第一批血吸虫病防治人才。
周继林的大学生活是在空袭警报声和飞机轰炸声中度过的。1941年,她从“中央大学医学院”六年制牙本科毕业,和同窗洪民结为伉俪。当时,中国没有颌面外科和颌面矫形科,很多人在战乱中因颌面外伤而死亡。1946年,周继林夫妇到美国费城的维利费治总医院进修,学成后谢绝了亲友的挽留,回国致力于祖国的口腔颌面医学事业。1954年,周继林参加解放军原总后卫生部组织的抗美援朝晚期战伤医疗研究组,让不少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负伤的老战士恢复咀嚼功能,更抚平了他们的心灵创伤。
叶惠方是我国妇产学先驱林巧稚的嫡传弟子、得力助手。1949年,面对叔叔买好的去台湾的机票,叶惠方坚定地说:“我要留下来报效祖国……”1954年,叶惠方创建了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更在国内开创了无痛分娩法,推行了产房一切为了病人的“无声运动”,并创下剖宫产率在当时北京所有医院妇产科最低的纪录。她还在国内率先开展妇产科免疫学及遗传学研究,在全军最早开展内分泌测定和染色体测定。
■躬身临床一线,奉献无止息
在这4位老专家眼中,事业就是生命。即便退休多年,依然躬身治病救人一线,随时了解前沿的医学信息,活到老学到老是他们一致的追求。(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叶惠方的老伴病故后,亲朋儿女都在国外,大家多次劝她出国与儿孙团聚,她却与老保姆相依为命,每天坚持出门诊,操持专家组的工作,参加学术活动。即便是退休后,叶老还在教授英语。有人统计,她教过的学生至少有5代人。“教英语成了她唱歌之外最大的业余爱好。退休后,她不光在医院教着五六个英语学习班,她学生的孩子每周也有好几拨来家里免费学习英语,每次她都为孩子们准备好吃的。这样她觉得自己‘有用’。”这就是女儿王泽鸣眼中的妈妈。
在老年肾内科护士长张瑞芹的记忆里,每周二、周五都有一位80多岁的老专家来查房,他就是牟老。“牟老90岁时还去办公室工作,每天7时45分楼前一定有辆车来接他。他说过,自己和患者的关系好似大树离不开泥土。”即便是在牟老自己刚做完前列腺摘除手术,卧床治疗期间,看到自己的学生、老年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小鹰拿着患者的胸片,他不顾自己的引流瓶中还流着血,面色苍白,非常虚弱,依然说:“那是患者的片子吧?拿出来我看看!”
“牟老晚年时患有严重的青光眼,却仍坚持到图书馆和办公室看书、查资料,密切关注医学科技的最新发展,不断更新知识。”牟善初的秘书周桂芳说。
1996年,年近八旬的周继林光荣退休,但她每天照常出诊、查房,组织病例讨论,坐镇手术台,培养研究生,搞科研攻关。“母亲就是一个书虫,90多岁还在整理文章、编书,对于别的事情‘漠不关心’。”在大儿子洪演的记忆里,“晚上吃什么”成了他和爸妈之间说得最多的话。“父亲也是手术做到快80岁。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太重要了,两个老人周末也不休息,互相搀扶着去出门诊,直到他们病倒走不动了为止。”
苏海鑫告诉记者,102岁的爷爷苏鸿熙每天还在上网查资料,每天坚持学习最新的医学知识。苏鸿熙的学生、心外科原主任医师余翼飞教授细数苏老的习惯:“凡是主刀手术后的患者,苏老都要亲自守候48小时,直到患者度过危险期。曾经有位患者术后血压不稳定,苏老就在病房里整整守了一个礼拜。每天两次查房,亲自查体,早晨很早就到病房,观察每位患者的病情,什么变化都逃不出他的眼睛。”
■生活简朴,精神厚重
身体康健,精神矍铄。4位老人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衣服打着补丁,吃饭几个小菜,却有着非常充实的精神世界。
“我们科有个小铁箱,里面装着叶老退休时留下的手术仪器和一张存折。大家视作珍宝。”妇产科第四任主任宋磊说,叶老20年没有买过新衣,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却将自己积累的上万册书籍、资料、积蓄以及亲友寄来的2000美元捐给科室,作为发展基金,资助骨干出国留学;1995年,老伴去世时,叶老将组织上发的7300元抚恤金,加上平时积蓄的2700元,凑足1万元捐给了希望工程;2000年,她将广州祖上的房产捐赠给当地一所中学,7次自费南下广州商谈捐赠事宜,为了省钱,84岁高龄的她乘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硬座到广州。
1992年,我国实行专家门诊制度后,作为知名专家的叶惠方坚持出普通门诊,同为专家的周继林则主动向医院申请,将自己的专家号改为普通号,以最大限度地方便患者。“母亲年轻时总是穿着一身绿军装,一年四季都那样,直到80岁退休才有灰色、蓝色的衣服。”洪演说,“她平和静美,饮食清淡,吃得很少,有时煮5个速冻饺子就吃3个,坚持学习,90岁开始画画。”
在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强的记忆里,牟老的语速不急不慢,博学而平和,温厚却果断。他的衣服打着补丁,却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拿出5万元为家乡建希望小学。20世纪90年代末,他又把15万元奖金捐出,设立了牟善初医疗保健科研奖励基金,用来奖励成绩突出的中青年医务人员。
“苏老师经常带头为来自农村的贫困患者捐款捐物,影响了身边许多人。”余翼飞记得,“有患者送东西来,苏老就学习周总理,把别人送的东西折成钱寄回去。他还拿自己的稿费买新书,办了一个小型图书馆。那时候,心脏外科的专业书籍也少,都借给我们这些青年医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