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5年国际卒中大会(ISC)上发表的两项研究显示插入式心脏监测器可有效识别隐源性卒中患者的房颤且对预防卒中复发有较高性价比。
CRYSTAL AF随机对照试验(出现在ISC2014会议上)发现,隐源性卒中患者植入插入式心脏监测器后监测到房颤的可能性是标准心脏监测患者的6倍以上。
真实世界分析
Paul D. Ziegler与其同事分析了1247例隐源性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5.3岁,均已植入插入式心脏监测器)的房颤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数据。
总体而言,利用插入式心脏监测器检测到147例患者共发生1521次房颤,与180天时的检测率(12.2%)一致,比CRYSTALAF同时间点高出37%。研究者表示,最长房颤持续时间平均值为3.4小时,25%房颤患者发作持续时间曾超11.8小时。
真实世界结果证实了CRYSTAL AF试验发现。由于对卒中诊断或内容和排除标准的要求程度不同,所以该设备可能比试验观察到的更有效。
Ziegler(美敦力公司)在接受采访时称,CRYSTAL AF证实AF的临床发生率值得我们注意,但是这些结果如何转变为真实世界实践尚不明确。这些结果说明即使房颤发生率较高,但却不一定被检测到,因此强化了长期心率监测对隐源性卒中患者的益处。长期插入式心脏监测器是医生管理隐源性卒中患者心率的有效工具。对隐源性卒中患者的房颤检测可使医生改变患者的药物治疗以潜在帮助降低卒中复发风险。
高效益低成本的研究
Alex Diamantopoulos(来自英国博伦汉伍德的Symmetron)与其同事评估了插入式心脏监测器检测房颤(与标准治疗相比)对预防隐源性卒中复发是否具有高效低价性。
Diamantopoulos等人运用CRYSTAL AF试验数据及其他试验证据合成数据建立了终生马尔科夫模型,以评估插入式心脏监测器的高效低价性。
研究者发现,与常规患者随访相比,插入式心脏监测器与卒中复发较少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增加具有相关性。研究者还表示植入插入式心脏监测器患者的卒中相关成本较低,但是整体成本较高。
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成就研究院进行了基础个案分析以评估技术补偿。该分析显示患者可接受的临界成本效益增量比低于20000英镑/QALY。当研究者考虑到高卒中风险患者群体(CHADS2得分≥3)时,成本效益增量比进一步减少。
研究者写道,对于英国及其他卫生医疗体系相似的国家而言,插入式心脏监测器似乎是一种预防隐源性卒中复发的高效低价诊断工具。
编译自:Insertable cardiac monitors effective, provide value for poststroke AF. healio. February 12,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