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女,66岁,因全身酸痛、乏力4周,于2013年12月30日入院。4周前体检发现胆固醇升高(7.5mmol/L)就诊于外院,予脂必妥0.35g,3次/天口服。服药4天后出现三角肌酸痛、无力;服药至25天时出现全身酸痛、乏力、上下楼梯困难、跛行,症状逐渐加重,时有头痛、恶心、小便色深。既往史:冠心病史6年,间断服用银杏叶片,曾服用阿司匹林,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后停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年,于我院门诊长期服用环孢素治疗,入院前剂量为175mg/d,病情控制理想,全血细胞计数基本正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年,入院前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50μg/d。2012年因高脂血症服用辛伐他汀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经对症治疗痊愈。乳腺囊肿切除术史,输血史,多次输注红细胞及血小板史,无肝炎、结核病及外伤史。
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8℃,呼吸19次/分,心率88次/分,血压145/85mmHg。轻度贫血貌。双下肢力弱,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肌酸激酶(CK)>6400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50.7U/L,乳酸脱氢酶(LDH)611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21U/L,尿素氮10.1mmol/L,血肌酐106.4μmol/L。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诊断:横纹肌溶解症;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入院后停脂必妥,继续服用环孢素、左甲状腺素钠片。予5%葡萄糖氯化钠1500ml、呋塞米注射液20mg、还原型谷胱甘肽1.8g、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均1次/天。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每天在2000ml以上。第5天患者全身酸痛、乏力、双下肢力弱减轻,可上下楼梯,双下肢肌力Ⅴ级减;CK1170U/L,CK-MB17.8U/L,LDH231U/L,ALT39U/L,AST32U/L,尿素氮5.0mmol/L,肌酐65μmol/L。第10天患者乏力等症状完全消失,活动自如。双下肢肌力Ⅴ级;CK59U/L,CK-MB6.3U/L,LDH173U/L,ALT17U/L,AST16U/L。患者于2014年1月4日出院,出院时无不适症状。
讨论
大多数他汀类药物通过肝脏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P450(CYP)酶系统代谢,辛伐他汀由CYP3A4代谢。本例患者因再生障碍性贫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而环孢素为CYP3A4抑制剂,易与他汀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高他汀类药物血药浓度,增加横纹肌溶解的发生率。因而本例患者的横纹肌溶解症可能由脂必妥和环孢素的相互作用引起。
横纹肌溶解症是他汀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脂必妥的主要降脂成分是红曲,红曲的降血脂活性成分为洛伐他汀和豆甾醇,以红曲为主的中药含有一些他汀的类似物。服用含有红曲药物的患者一旦出现肌痛、肌无力、跛行等症状和肌酶升高等情况,应及时停药并给予补液、利尿、保肝等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本例提示,应用含有红曲成分的中成药时应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用药史,对于服用他汀类药物后曾出现过横纹肌溶解症的患者,应谨慎应用红曲或含有红曲成分的中成药,以防再次出现横纹肌溶解症。尤其对于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服用较多种类药物的老年患者,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药物代谢途径,避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