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友公益组织由乙肝病毒携带者雷闯于2007年成立,长期致力于消除乙肝歧视、倡导乙肝药物可及、减轻患者负担。
作为一名乙肝公益组织的发起人,雷闯对改善乙肝药物治疗的可及性有着自己的想法。他希望,“通过我们的苦行引起社会、政府的重视。”
希望1 将乙肝抗病毒药品纳为国家医保目录甲类药品,取消乙肝患者的医保自付部分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159号],除一线药物替诺福韦尚未纳入医保之外,所有乙肝抗病毒药物均被列为医保乙类药品,即在医保报销时需根据基金承受能力先设定一定的个人自付比例,再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给付。
目前,作为乙类药品的乙肝抗病毒药物在全国各地的自付比例通常不超过20%。例如江苏盐城,恩替卡韦的自付比例为15%。
另外,江西、安徽、浙江等省的卫生部门已将部分乙肝抗病毒药物列为该省的省级基本药物,价格低于非基本药物。
因此,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乙肝药品由《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乙类药品调整为甲类药品,虽不需乙肝患者先自付一定比例,但由于基本药价格会更低,并不额外增加医保基金的负担。
希望2 将乙肝抗病毒药物(特别是一线治疗药物药物))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目录》
将乙肝抗病毒药物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后,可通过多种基本药物制度设计(以省为单位招标、零差率出售、“双信封”招标制度)促使药物价格降低,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第9条规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3年调整一次。
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牵头其他部委,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进行调整。
希望3 借鉴中国艾滋病治疗药品采购机制,并用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等多种方式
将乙肝抗病毒药物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只是减轻乙肝患者用药负担、提高药物可及性的一个路径,也可同时通过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进一步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艾滋病治疗药物包括抗艾滋病药物及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药物已列入目录。同时我国艾滋病治疗药物采取国家统一集中招标、各省分散签约的采购方式,让艾滋病患者免费用药,同时集中谈判、招标,也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此外,所有乙肝抗病毒药品均是由国外药企研发,价格高昂。据悉,国家卫生计生委将牵头成立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指导委员会,在此建议能够在乙肝抗病毒药品价格方面,充分利用市场竞争,破除药品虽国产化、但价格依然降不下去的局面。
希望4 将慢性乙肝将慢性乙肝、肝硬化列为全国门诊慢性病病种
目前全国200多个地级市对于患者申报门诊慢性病的程序均不相同,部分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设定的程序也不方便患者申请。
以某些地市为例,单位参保人员的申报资料由单位向医保部门申报,这会导致参保人员的健康隐私泄露给用人单位。有的乙肝患者担心被开除,只好自费买药。
慢性乙肝疾病特点符合医保门诊慢病种的标准,若只能住院才可医保报销,既不方便就诊,又增加了就诊时间和经济成本,还会占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并增加医保基金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