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一项研究表明,口服氟喹诺酮与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风险升高具有相关性。论文10月5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
此项巢式病例对照分析共纳入1477例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患者和147700例匹配对照者。药物暴露包括当前用药(发病前60天内正在应用氟喹诺酮)、既往用药(发病61天至1年间应用用氟喹诺酮)或之前发病前1年任意时间用药(用药时间≥3天);主要转归指标为主动脉瘤或夹层形成风险。评估氟喹诺酮治疗与主动脉瘤和夹层形成风险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对倾向评分进行校正之后,当前用药与主动脉瘤或夹层发生风险升高具有相关性[率比(RR)2.43],既往用药亦为如此,但风险有所减弱(RR1.48)。
针对需手术治疗病例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当前用药与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风险升高亦相关,但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倾向评分校正RR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