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坛网讯 (驻地记者 孙国根 通讯员齐璐璐 冯颖) 9月2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团队将研发成功的国家发明专利“瓣膜夹合器” 以180万元入门费+2%销售提成的价格,转让给苏州拓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此表明一种拥有自主产权、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具有微创植入、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可有效治疗心脏疾病的器械有望给患者带来福音。
“瓣膜夹合器”是治疗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二尖瓣反流的关键性介入器械,对治疗该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际上唯一获批该器械上市、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只有一家公司,然该器械目前尚未在我国正式上市,且价格昂贵(高达20余万人民币)。
据葛均波介绍,严重的二尖瓣反流会引起左室扩大,最终导致左心衰竭、房颤和肺动脉高压,该疾预后较差,有症状而未行手术者年死亡率在5%左右,如出现严重心衰5年死亡率高达60%。据统计,超过65和75岁的人群其发病率分别为6.4%和9.3%,仅在我国就有数百万的二尖瓣反流患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二尖瓣反流的发病率已呈明显上升的态势。目前药物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症状,而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或手术时机。外科手术瓣膜修复或置换术被认为是该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法,已被证实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及延长寿命。但外科手术创伤大,需要体外循环,许多高危患者不能耐受,术后需较长的恢复期。研究显示, 40%左右二尖瓣反流患者因高龄、心功能差且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而无法耐受外科手术而得不到有效治疗。因缺乏“瓣膜夹合器”关键器械,导致国内大量的二尖瓣反流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因此研发微创的、低风险的、治疗二尖瓣反流的介入治疗器械“瓣膜夹合器”等具有巨大社会效益和市场需求。为此,葛均波院士团队一直致力于该器械的研发,发明人除葛均波外,还有潘文志主治医师和程蕾蕾、周达新2位主任医师。